-1-
想着就趁18年结尾的这么一点点时间,总结下关于公众号的一些事情吧,也算是给自己的18年画上一个句号。
其实公众号是17年12.24平安夜那天申请成功的,但是自己并没有怎么动它。就随意发了两三篇推文试了试手,推文的内容也就是些简单的碎碎念。
我已经记不得为什么申请公众号了,或许是因为社团工作就是做这内容的,或许是看了太多知乎上的公众号软文营销。
总之,最后稀里糊涂的便申请了。
也正是因为这稀里糊涂,申请之后公众号被长时间的搁置,直到2月12号。
因为寒假无聊,看了几部电影,写了几篇零碎的影评。
当自己闲来无事在Word文档里敲打的文字,被排版,插入图片,以及着重标注,弄成一篇篇推文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诶,还蛮像回事的,还蛮有成就感的。
于是,就生出了要认真做公众号的念头。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在群里发了封面的那句话,
“我要开始认真办公众号了。”
然后,我就从2月12号日更到了6月1号。一星期更新5篇推文,基本上3篇自己原创,2篇来稿。
虽然现在自己看来挺难以置信的,但是我也不想用所谓毅力、坚持去标榜这一过程。
我觉得主要还是自己实在太闲了,在经营公众号的过程中,能感觉到时间是被填满的,很充实。
而自己还算喜欢这种充实感,至少不会为虚度时间感到心慌,于是就去做了,然后就做到了现在。
之前听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
一件事情可做可不做的时候,
只要有空就去试试,
或许会出现意外。
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蛮对的。
-2-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不好的情绪。最常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是心理落差导致的失望。
比如,自己用心磨了很久,每个字都仔细斟酌的,自己非常喜欢的文章,怀着满心期待推出去,最后的阅读量低迷,得不到预期的回应。
可能自己赶时间写出来的推文,都没来得及好好改下错别字,最后推出来居然还小爆了。
这种落差感有一段时间让自己非常的难过,再看到市面上那些为了观点瞎编乱造,假的不能再假的故事写成的推文,阅读量还是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时,就更难过也更失落了。
但司空见惯之后,倒也是看开了。
敏感、刺激的噱头标题,直戳高点痛点的故事,这些要素本身就能带来很大的流量了。人都有猎奇心理,那样的标题确实抓人眼球。
我有时候也会想,要不要去迎合,用刺激敏感的词语堆砌出一个标题,再为了观点编些故事。
但到最后都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因为真的不喜欢。
我一直觉得,从身边的人或事得出观点的过程,是思考;而为了观点去写些虚假的故事,那是拼凑和编造了。
这两者的差别,也是我一直以来很抗拒编故事的原因,算得上自己的一点点偏执吧。
记得之前在后台有读者说,
“有时候不要太在意流量数据,某些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
这句话真的点醒了我,让我释怀了很多没必要的纠结。
-3-
做公众号的人除了关心阅读数据流量之外,最关心的估计还是内容了。
我其实很多时候都对自己的文字不太满意,觉得整篇文章重心偏移了,或者前后不连贯,又或者逻辑结构有点乱,有些转折牵强,有些句子突兀。
我在写文这件事上,几乎是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理科生、不是文学专业,这是我一直以来很耿耿于怀的一个点。
所以我想了很久,自己会在大二下选择转专业吧,转很喜欢的新闻。<大一因为考虑不周全,最后没有申请转专业>
不仅仅是因为公众号的原因,一来,自己确实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二来,其实从高三开始就很想读新闻。
每个选择都要付出代价,而我随之而来的代价可能就是降级一年,读五年的大学。
不过,好在自己不是孤行,父母很支持我,朋友也很支持我。
我会尽最大可能去争取的,接受正规的训练,去学习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以及写出更加优质的推文。
希望19年那时候的我,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吧。
希望大家也是。
-END-
首发于公众号:木子七阿七
木子七阿七:一个花式宠粉的公众号。
藏着一个普通女大学生满满当当的用心。我想跟你分享喜乐,陪你成长,也希望你能见证我的成长。
作者:叁七,我愿意在一片质疑声中,牵起你的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