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2013/5e46803fd963027a.jpg)
问:师父以前对净土真宗也有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后来专弘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请问是历经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答:有关我到日本和净土真宗的这段因缘,之前在和第二组同修共修时约略谈到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2013/a92c9300c0a3ecd5.jpg)
我在日本就读的学校,龙谷大学也好,大谷大学也好,都是净土真宗创办的。龙谷大学是西本愿寺所办,大谷大学是东本愿寺所办,之后又进入大谷专修学院。日本佛教各宗各派都形成坚实有力的团体,寺院的住持不是想当就当的,必须到本山受过训练、有本山授予的资格才能担任。
大谷专修学院就是专门培养住持人才的。我在那里求学的时候,发现那些将来要当寺院住持的年轻学生,大多还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的观念,只是认定极乐世界是印度宗教思想的某种演化,真的非常可惜。
我在台湾长期熏习的,都是中国诸宗汇归净土方面的经论,突然接触到净土真宗新的思想,很新奇,很惊讶。在新奇、惊讶的情况下,就想去探讨。这样好不好呢?或许好,或许不好。一般来讲是不好的,所以我在《书信集》及《宗风‧真谛》中就提到我们这个法门不要喜好玄奇,不要喜好玄妙、奇特、不一样的东西。因为好奇,就不能分辨,往往会迷失,就像我当初好奇而到日本去,当然,后来因为了解了又转回来,不然一直跑下去就很危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2013/6fd2881270ecaaec.jpg)
一九七七年我在佛光山出家,在那里修学八年,这期间请到三本有关日本净土法门的书,两本是谈法然上人及亲鸾上人思想的,另一本是法尔出版社出版的《念佛人》(原名《妙好人》),是铃木大拙写的,不过铃木大拙写这本书的目的虽是要肯定这个法门、但并非为了弘扬这个法门,他是把净土的思想援引为禅的境界来阐述。我看了这三本书之后很惊讶,觉得善导大师竟然有这样的阐释,怎么在台湾都没有看到呢?
大约在一九八七年,某一个机缘之下,我在《大藏经》中找到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内容大多是善导大师的思想,而且是很专很纯的,看了之后信心充满,欢喜无量。我和法尔出版社的颜宗仰居士熟悉,就将这本书从《大藏经》中影印下来,拿给他看。颜居士一看,觉得很好,就决定出版。(当时初版、二版在标点及分段上都不是很好,我从日本回来之后又加以整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2013/0b20bcf6a66809e5.jpg)
后来我到日本,进入净土真宗所办的大学就读,接触的大多是净土真宗方面的思想与著作,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接触善导大师、法然上人的思想,只是较少。
当时也没想到会出书,缘起是从日本回来之后,有人将我以前的笔记影印结缘。因为觉得用影印稿很不正式,如果出版成册就更方便,既然要出这一本,也就将《选择集》及其他现成的祖典重新编排印刷,与人结缘,因此就一本一本地出版。
我回到台湾后,对日本的这些思想非常着迷。我想,人都会有相同的倾向吧:刚开始接触,觉得很新鲜,就全身心地投入了;经过一段时间,冷静下来思考,才能判定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回到台湾该出的书也出了,但冷静思考之后发现,那是偏颇的,而善导大师的思想最正确,最稳妥,最伟大。简单讲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2013/f82d762a8f73b52c.jpg)
有关亲鸾上人所强调的信心,我多少也有一些体会。但是以意业来认定,阐释的空间就很大,亲鸾会高森显彻有他的体验,别人也有别人体验,如果以此判定往生正因的话,就不能普遍了。
我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序言就谈到“一机一缘”和“普机普缘”,也就是说,善导大师的解释是契理契机、普机普缘,而其他的解释都是以个人的根机而谈,不能普遍化。
在《回归善导》中我也谈到,亲鸾上人之所以有他个人的思想,是因为他亲近法然上人的时间不久,同时个人的根性不同,理解不同。譬如亲鸾上人解释“至心回向”的“至心”,是阿弥陀佛的至心回向给众生的,当然这也可以,可是这只能是一机一缘;最明显的是亲鸾上人读到《四书》中“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自己断句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神”,来合乎自己的感受体会,像这种方式就称为“破句”。
亲鸾上人把经典以破句来读的地方很多,以个人不一样的体会来解释(如果从原作者的本意来说,未必如此)。这也形成这一宗的风格,尽量以自己的体会去发挥,觉如有觉如的体会、发挥,莲如有莲如的体会、发挥,导致西本愿寺的十五学派各自有各自的解释。
我们修学净土教理,完全不必参考这些发挥,善导大师怎么诠释,我们就怎么依教奉行。学习净土宗念佛法门不要高推圣境,也不要以凡滥圣,认为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样的境界,或是何人转世,这一切偏颇观念都要彻底斩除,否则很容易迷失。
~摘自慧净法师《净土宗特色述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