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吕祖道德经释义
吕祖道德经释义·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吕祖道德经释义·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07:00 被阅读5次

天下有始。以为万物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归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此章是返本还元。归于太虚。如圣经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如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种本留末底意思。天下者。身也有始。是一炁之初。发生未动之先。此时乃先天也。以为万物未生之前。即有灵性。灵性就是万物之母。既知有性。性发即是子也。发生时就是意了。有意是后天性是先天。先天禀而后天生。未发之初。即有意存。谓之以知其子。既知其子。意胜而复灭生意尽。复归其性谓之复归其母。如未惊蛰时。草木禀性而未生。内有先天存焉。到清明后。渐多生意。而枝叶萌动。此其子也。夏茂秋落。有霜雪杀之肃之。生意尽。止有性存。含养于内寂然不动。而又待来春。此是复归其母。如修道者。一炁融性。清静而俟物至上升下降而会于虚。此其母也。左旋右转。上下冲突。而为金液。此其子也。覆性而候动。动而复静。随其自然不待勉强。而合天真。此即是知母知子。而明本末终始之谓也。既明本末终始。不知先母后子。先子后母。则近于真常之道矣。真常之道在于湛寂。没身而不殆。兑者。口也。塞其兑。寡言惜气之谓也。则内境不出。门者。耳目也。无听无视之谓也。则心灰意絶。无所摇动。则外境不入。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待勤劳。而近于道矣。开其兑。则真气不出。真气凝。则餐风饮露。而济于其事。若兑闭而不凝。露泄真气。则终身莫能救。见小而不贪。入无而不有。虚其神。和其气。益其精。皆化为空。则内外通透。无有隔障。辉煌乎见于微渺曰明守纯一之中和。空虚无之境界。不知人我而无贪求。退藏幽境。远于嚣俗。知柔而返曰强。用其柔和之光。复归于见小之明。则知天下万物。有母必有子。有子复归于母。言其静而动。动而返静也。遗字。作个说字看。如此。光至于柔和明至于见小。内外虚白。冲塞天地。无说我之身。皮袋之殃也如此者。是谓袭常。袭者。时时不闲念念常存。不可须臾离之谓也。知天命而率性。求率性中而得命。是谓常真常存之至道也。极言虚中有。有还虚譬如命本性出。无性不为真常。药本静灵。无静不成玄妙。而天下万物本末终始前后。自此而明矣。

相关文章

  • 吕祖道德经释义·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万物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归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

  • 共学《道德经》第52天

    共学《道德经》第52天2022年4月8日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

  • 学习笔记丨回到起点,认清自己

    《道德经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释义:天下的初始也就是天下的母亲一本源。 回到最初,回到起点,...

  • 如何安心自在

    走马观花道德经(52) 52.道德经第五十二景点——永生之门 第五十二章 了悟生死大事 安心自在 天下有始, 以为...

  • 2019.01.10晨间日记

    起床:8:10 就寝:11:30 心情:忙碌 午休:30min 昨日感悟: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五十四】人生的成败法则,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解读。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

  • 初识《老子》第52章

    第五十二章七十三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

  • 道德经52同明相照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同明相照 道德经学用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 2022年第230天

    运动日常: 英语学习日常: 练字日常: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

  • 读书打卡 day98/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下篇|第五十二章 经典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祖道德经释义·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r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