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初晓097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22:34 被阅读4次
文/初晓097

读书,是我一直很想养成的一个习惯。但是,有一段时间习惯会保持得特别好,读着读着,却又容易被其他事情给打断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带给我许多思考,是我重新想要培养这个习惯的开始。

个读者越主动,他在阅读世界里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也更多一些。虽然说不可能有完全被动阅读这回事,但是还是有许多人认为,比较充满主动的写跟说,读与听是完全被动的事。

所以,现在我也要求自己,每次读完什么内容都一定要写点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看书的时候以为自己都理解的东西,到了要组织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其实未必那么流畅。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追问自己What、Why、How,清楚明晰自己的目标,结果才是可以衡量和精进的。阅读也是一样的。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阅读,不就是看书吗?看就行了呀!

其实不然。

阅读也是分成不同类型的,不同的类型基于不同的目标。《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将阅读分为4类。

1、 基础阅读

小孩子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个层次的阅读,所以我们一般是在小学时候就完成了这个阶段。基础阅读,主要在于认识汉字,以及明白这个句子在说什么。掌握这个阶段,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相信你我都只需要了解这个概念就可以啦。

2、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特点在强调时间。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譬如他可能要花15分钟读完一本书,或是同样的时间念完两倍厚的书。

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上,我们要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如果第一层次的阅读所问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那么在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者“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3、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读书方式。在这个层次中,读着会抓住一本书,直到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你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4、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对阅读这来说,要去也非常多,就算他读的是一本很简单、很容易懂的书也一样。

主题阅读也可以被称为比较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目前,就我个人而言,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了,也许以后要特别学习某一主题的问题的时候(比如写论文),才更有需要深入主题阅读吧。


作为一名主动阅读者,阅读开始,首先就是选择一本书。

参考检视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序、目录页、索引、出版者介绍,快速了解到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还可以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看,东翻翻西翻翻念个几段,有时几页,但不要太多。

你有遇到过难读的书,读着读着就放弃了吗?

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阅读规则必须要遵守: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得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的了解,就算只有50%或更少,也能帮助你后来重读的时候增进理解。如果一碰上困难就停住,最后才容易放弃。

我们所受的教育引导我们,一碰到生字就去查字典,读到不明白的隐喻就去百度相关资料看注释。但是如果时候未到,就去做这些事,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

比如亚当·斯密的经典作品《国富论》,如果坚持了解每一页的意义,才肯往下读,肯定读不了多少。在你努力去了解哪些细微的重点时,就会错过作者说得那么清楚的一些大原则:关于成本中包含的薪水、租金、利润和利息种种因素,市场在定价中的角色,自由贸易的理由等等。(说到这,我决定重新读一遍《国富论》)

作为主动阅读者,我们要学会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好了,话不多说,开始实践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sp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