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被书名耽误了的好书,看名字以为是跟孩子做游戏。其实跟玩具和游戏无关,是一本从出生起就开始培养孩子情商的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丹尼尔·格尔曼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情商》,指出一个孩子如果想要获得幸福和成功的话,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情感智慧要比学业上的成就重要得多。
时至今日,情商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能理解、管理、有效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这些品质和能力,通过作者提出的“情感引导”这一方式可以得到培养和提升。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世界上最早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是美国网络教育电视台www.TheGoToMom的创始人和制作人,雅虎的节目制作人。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要让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能够识别和利用不同的情绪,并且能进一步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变化。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会为你的孩子打造一件"保护盔甲",在逆境时庇护他——让他能够更快地从消极的情绪和经历中恢复过来。情绪引导让孩子学会忍耐,让他们知道快乐来之不易,同时还能提高他们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获得情感引导的儿童在学校里学习更专心,也学得更轻松。
你的孩子会通过情感引导认识到沟通,尊重和交流对于增进感情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们成年之后也更能理解和安慰他人的情感。在合适的时机到来的时候,情感引导会让你的孩子也成为富有同情心的父母。
简而言之,情感引导可以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游刃有余,更能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获得幸福感。
这些说法毫不夸张。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实例。美国一位兼职大学生保姆,非常会带孩子。她带孩子的方法简直就像是育儿教科书中的典范。被问起是哪里学到的这些方法,她不解地说:“我妈妈就是这样带我的呀。”
很多人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归罪于原生家庭,某些方面有一定道理。人们大部分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习得自父母。尤其是在遇到选择或冲突时,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我们从小都习惯的方式。
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没有经过学习,极容易进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
无论是控制型妈妈还是放任型妈妈,都不能教会她们的孩子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的规矩。也没有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到压抑,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弹簧被压得越紧,弹起来就越厉害。
被过度控制的孩子,他会渐渐养成两种对待事务的态度,要么不当回事,要么叛逆。
被放任、骄纵养大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和界限感。很难处理好周遭的人际关系。
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就会向外寻找。参加帮派、早孕、抽烟、网络上瘾……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一位爸爸觉得他那难缠的小孩“就是五行缺揍”。只要揍一顿,什么毛病都没了。直到一次带着孩子到迪士尼玩。孩子又哭闹了起来,刚好爸爸也要系鞋带,高度,视线和孩子差不多。抬起头,从儿子的视线看过去,才明白儿子哭闹的原因。视线里看到的满满都是大人的腿。他一下子就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了。
情商课上,我们学习了要有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对象换成了小孩子,就会认为孩子的哭闹都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有情绪了,都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了解了情绪的原因和动机,自然就消除了负面情绪。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一旦孩子习惯了接受行为的奖励,他们会总是试图取悦别人或者获得外在的肯定。一旦他们无法从别人那里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就会产生失败感,变得自卑。心智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能够清晰、明确地自我评价,不会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想让你的孩子带着生活技能迈入成人世界的话,就必须学会自我激励,而不是靠奖励。追求奖励的孩子,往往只想完成最低要求,而我们希望孩子能尽力而为,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外部奖励容易上瘾,孩子可能会无休止的寻求关注,从而丧失对其他事务的兴趣。
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就感,帮助他进行自我评价,询问他的感受。多使用以我为主语的主语句,而不要对孩子进行论断,对事不对人。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这也是父母经常会犯的错误,甚至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用消极后果惩罚孩子。比如说孩子不好好吃饭,就取消看十分钟动画片。这就是消极后果作为惩罚,因为看动画片并不是不吃饭的直接后果。
这让孩子更加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看动画片了。在恐惧和大人的逼迫下,他也许会服从。但是他其实并不知道什么地方错了,也许很快,他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要利用事情的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而不是一定要惩罚他,给他“上一课”。不好好吃饭,到下一顿饭的中间,就没东西可吃了。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一,播下种子
播下种子是要孩子提前知道特定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样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
孩子内心的秩序感是天生的,一直到4岁才会开始调整。他心里有一个既定的程序,如果出现了偏差。往往就会抓狂,情绪失控。
一个宝宝换了保姆之后总是哭泣不止。大人们找遍了原因,后来发现原来的保姆,洗澡时会托住他的左胳膊。新来的保姆托的是他的右胳膊。
二,观察和判断
情感引导,就是要通过观察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不乖,通常都是事出有因的。过度兴奋,缺乏约束,寻求关注,过度疲劳,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等等。
当你发现教育子女,有一半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性格的时候,你会因此而放松心态。当然另一半依赖于教育技巧。
我倒是发现了一个规律,我关注的几个做得很好的育儿公众号。孩子都是很难搞的,被逼无奈,只好学习了大量的育儿知识。也算是柳暗花明吧。有少量的父母特别幸运,孩子的性格很好带,不需要花费很多心思。
了解孩子的性格,了解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能让你避免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
一个三岁的孩子,更需要你的陪伴。而一个九岁的孩子可能需要时间来独自完成他的新游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12岁孩子,需要妈妈给她更多的生活空间和感情空间。
三,聆听
倾听而不是诉说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上的一种稀缺能力。会听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我们大部分人在听到信息的20秒内就已经想好了要怎样回应。无疑,聆听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
有五种倾听的方式:忽视地听;假装在听;有选择地听;专注或同理心倾听。
专注也不是最佳的倾听方式,我们往往都会不自主地以自己的经历,判断参照。而且会以自己的经验,动机为出发点回应对方。
只有同理心倾听才能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四,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摔了一跤,你说:“不疼,不疼,男子汉不能哭。”孩子是不是哭得更厉害了。如果你的另一半摔了一跤,你也这么说,恐怕只能得几个白眼吧。搞不好还会抱怨你根本不关心他呢。
当孩子因为有人对他恶言相向而哭鼻子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承认并接受他的情绪:“我知道你在生气,你需要妈妈的帮助么?”这样说可以帮助他扩充情感词汇量,他会很快就记住这种内心的感觉原来就叫做生气,渐渐地便也能够判断别人的情绪了,并且知道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情感。
五,同情
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特别是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有人理解我们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有敌对情绪,也更愿意和人去交流。
“情感引导”这一方式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受益无穷。父母在育儿过程中,能更理解,接纳,体察对方的情绪和行为。理性处理沟通中的问题,也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
孩子能从父母身上学到更多。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学会自我激励,正确的自我评价,更关注自己的成就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