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金融·投资·理财投资界
投资中的笑话(第二百九十五期)

投资中的笑话(第二百九十五期)

作者: 6961b4cb9c4c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9:31 被阅读26次

近期,A股暴动,上证指数对于3000点兵临城下,很多投资者拿不住手中的个股,对于那些持有绩优股票的投资者,我只想问一句:不论A股每天大大小小的波动,每月的回调次数,单论上证指数近30年年来,将近9次的牛熊周期,有谁可以抄底逃顶?那不是人做的事。

不过突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与你们分享一下:

价值投资二十年,躲过6次暴跌,然后下方分享的竟然是技术分析......

成片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叫好......

这依旧是一个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黄金时代;

图中是A股的倒数20年,6次暴跌股灾,画了6个红圈圈;

太远的不说,单论2018年1月份开始的全年下跌,难以想象冒亿战的影响会令A股这么怂,不足半个点的影响,指数给予30倍的跌幅......

2015年股灾,创业板太疯,稍有理性,不会去搞;上证指数整体20倍估值,还不能算太高,绩优股们的估值刚刚合理偏上,跑路者,寥寥无几......

一年后,绩优股们满血回归,走出了一轮漂亮的估值修复。

逃顶这种运气活,对于一众股神们,都是一道难题。

有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亮剑》,想必你们都看过,这部剧百看不厌,老少都爱看,原因何在?

因为真实,没有将观众当做傻子。

八路军那个时候就是穷,是真穷,剧中的八路军,上到首长,下到士兵,衣服脏,破旧,但是真实,那个吃饭都困难的年代,不会在意衣着。

相比之下,不知道有多少抗战剧,男主身在前线,大背头,抹着发蜡,衣着光鲜靓丽,干干净净,打仗还是旅游呢。

穷,装备自然差,战斗力跟不上也是正常,剧中毫不避讳;可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槽点,大家应该都听过......

李云龙真实的“土匪个性”,不要怂,揍他娘的,符合那个年代没有上过学的粗糙与纯真。

投资不一样,投资者们喜欢听风与热点,A股的时代还是太短,价值投资的理念还未彻底延伸;将近30年的历史,前10年,与价值投资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种顶着价值投资的羊皮,包着技术面分析的狼骨头,估摸着被格雷厄姆看到,会被气的从棺材板中跳出来......寻上门来......揍他......

与门徒巴菲特不同,格老一生洒脱,生前花天酒地,绝对没有舍得亏待过自己;甚至有传言称,他曾睡了自己的儿媳妇,如果此事为真,真不知道是否老美都好这一口......

饶是如此,华尔街教父这一美誉,硬是被格老生生摘了下来。

这要感谢当年的道琼斯崩盘,格老这位老将也没能逃顶,损失惨重,听说后来加了杠杆,损失更重,甚至破产。

生活还是要继续,格老没有办法,通过审计与写作为生,正是《有价证券分析》这本书,帮助格老夺得了华尔街教父的这一荣冠。

华尔街或许对于道德没什么兴趣,看重利润,显然格老的理念是正确的。这正是他对于投资股市的贡献,价值投资具备划时代的重点意义,为价值投资的奠定人。

在价投之前,股市一片荒芜,如同巫术,唱歌跳大神;价值投资的出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原来投资股票,竟然与算命无关。

《有价证券分析》这本书读起来晦涩,不适合普通投资者;《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适合普通投资者,至今不过时,安全与分散是关键;不过其中投资国债的部分并不适用于如今的A股市场。

格老是那个巫术时代的过来人,亦曾深度研究过技术面分析,所以在书中写道:“技术面这东西,方法流行之时,也是失效的时候。”

事实远不止如此,有本投资的畅销书,当年获得媒体的一致好评推荐,《漫步华尔街》,作者直言:

1、技术分析在逻辑上就是站不住脚的。

2、例举了大量的证据,股价无法预测,那些都是骗子。

在邓普顿1945年致投资者的备忘录中有这样一段话:阿尔弗雷德考尔斯最近完成了对每周结果的研究,这些结果是通过跟踪11家发布股市趋势预测的机构1928—1934年15年内的预测建议所得。他发现,这些预测结果仅比随机预测结果精确0.2%。

很多投资者盲目崇拜利弗莫尔,或许根本不知道,他一生疯狂,最终穷困潦倒,吞弹自尽。

有本书不讲投资,但确是投资的必读书籍:《乌合之众》

这本书直言,对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而言,很多事,要重复,这本书,对于投资而言真的很重要。饶是如此,价投的普及,还远远不够。

其实全世界真正赚钱的投资者,大都是价投,索罗斯是个意外,更是个天才,还没有人能学得来,林奇都曾评价;看不懂那一套......

格老的名气,价投的宣扬,他的门徒巴菲特出了大力;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从百人规模,如今数万人聚集。

巴老当然有很多失败的投资,重在关注,他对于买入公司的了解,甚至更胜CEO;全世界唯一一位通过买股票成为首富的投资者,不看K线图。

巴菲特将价投理念发扬光大,不影响与格老的烟蒂与债券产生的分歧;烟蒂已经不能满足伯克希尔的资金规模了,且收益实在有限,烟蒂在A股中也较为少见,适合过个夜,但不能长久。至于债券的收益,能否打赢膨胀都需要打个问号。

巴菲特熊市很忙,稳健的收益中,保险公司的浮存金与伯克希尔旗下优质公司所提供的自由现金流出了大力,直接收购上市公司拿钱来用,这点就罕有人可以做到。

林奇作为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之一,十三年年化利率29%;没有浮存金与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有些公司林奇也想直接买下来,可受到行业规则,做不到,传奇业绩全凭勤奋。

我非常喜欢这种态度,要么不做,要做,就好好做。

说几组数据:

林奇每月走访公司40~50家,一年500~600家,在位期间典型的朝六晚七;早晨6:15乘车去办公室,晚上19:15回家,路上时间阅读,每天午餐都会与上市公司交谈,这一习惯是麦哲伦基金的传统。

一年的行程大约10万英里,一个工作日就要走40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他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要接到数十个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并多次提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调查一遍,假定每打一个电话5分钟,那么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一只勤奋的兔子,是重点之一;重点之二,是研究的方向,是公司,是业绩,而非K线图。

林奇如果打游戏的话,一定会是高手,手速太快;超高的换手率,每天都在交易,有着无股不买的称号,虽然他也很无奈。

林奇的选股策略相比于巴菲特,较为粗糙,甚至有些股票是买入后在研究的,毕竟买入那么多上市公司,吐血也不可能全部钻研透彻。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他玩转了6类上市公司的股票,灵活操作。

投资者,尽量选择融合巴菲特与彼得林奇,是优级选项。

对于择股,优中选优;但不能是林奇的全方位覆盖;

对于操作,略微灵活,但不是K线图,更不是短线操作,依据估值,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相比之下,巴菲特真的舍不得卖。

如何让利润奔跑:https://mp.....com/s/p7RXYj-ass0ee9LI17PWjQ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资中的笑话(第二百九十五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u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