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行聊起二年级数学,关于人民币教学中,1元用去1角剩多少钱的事。
我没有直接答复这一问题怎么解决,而是举例说明。
曾记得刚入职的时候,生海老师教导我说,老师教书育人,要放低架子,就是你学识再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要铭记在心,小学生就是小学生。教学,就是要教师陪衬他们成长。降低架子到与他们很接近的水平,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和他们在一起玩得来,聊得开,合作交流才畅通无阻,融为一体。那时候,小学生的天性、时代性、先进性会喷井式地暴发。不致于被我们的强权、霸权、古董所压迫。同时,也是互相促进“新陈代谢”,教学相长作用。
曾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笔,没有本子,做题用的是父母从农业社带来活页纸。其实就是账本,年底发给各户,核对工分的活页纸。
父母的工分纸,就是白报纸,横竖线条密密麻麻。小学生在上面写生字,格子确实是个挡挂。不过,写数字是一绝。
因为,格子是行宽列窄,正好写竖式计算,上面本来就有“元、角、分”,1元,你就在元字格中写1,用去1角,你就对应着角字写1。在数字后缺什么,就用0补位。这样,你就会发现1元就是10角,减去1角,剩9角。
这是逼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好幸福!
因为,孩子在学校学不会,家长说:“老师干啥吃的!”
因为,在家遇上3元5角=( )角, 家长说:“笨怂!把3和5写在括号里就行了。”
这样一来,孩子两边都有人帮助,中间睡觉不扯毡,只指望帮助,不用自己动脑思考。
老师苦口婆心说:“因为1元=10角,那么3元=30角,30角+5角=35角。”孩子坐在座位上,一脸懵逼了。可能嫌弃老师好然,可能话句好长听不下去,可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能愁着要写好长好长过程……飘飘忽忽悠悠闲闲地进入了走神阶段,没有灵魂般地上了一节又一节的数学课。
使我想到女儿怼我的情境:
“微信怎么加人?”我问女儿。
“我给你指一下……”女儿还算孝顺。
……
“微信怎么加人?我忘了你教的。”我问女儿。
“教!教!教!每次都不用头!”女儿吼我。
……
如今,我反思。
实际上都是“没有亲手过一过”惹得祸。
实际上都是“想着享福”惹得祸。
不付出,不学习,不生活,躺平能有一技之长吗?
天方夜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