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本科毕业学校对我们的毕业要求是以心理咨询师培训结业为标准进行的:完成一篇实习期间的咨询案例记录分析报告,一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和现在很多高校对本科生以学术论文为毕业要求比较而言,倒也显得与众不同和卷得各有特色!
后来,给学生上心理课,也会要求在人格和自我发展的章节结束后,写一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作为平常作业之一。
所谓个人成长分析报告,是基于新生心理普查中人格问卷的结果分析,来反观个人的成长经历,陈述哪些重要的人与事影响了自己,形成目前的主要人格特质,然后分析这一人格特质对目前大学专业学习有什么积极作用或不足影响,计划通过大学阶段如何让自己调整或适应专业学习生活。(按心理咨询师标准的话,是对成为咨询师的优劣势分析。)
每次都会叮嘱需方格纸手写,字数从曾经的3000字降到现在的1800字(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高考结束后就不喜欢手写作文),不低于1800字的理由是源于大一新生一般都年满18周岁,假设平均用100字来记录一年的成长,那1800字是最低标准!
大多数学生都会认真完成此次作业,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一个个带着过去成长痕迹的活生生的人,便跃然纸上,对学生个体也不再只停留在上课时那一点短暂的接触上,他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古怪或有趣,突然间也就可以理解且有迹可循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勇敢地选择完全的自我暴露,但从文字的表述里,多少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待作业、对待人生过往的一些态度和情绪!
这学期上课的这个大一新生班级,倒也有诸多性格迥异的孩子,看了作业后,对他们的认识又更加深入了一点!于是,萌生了一项新生始业教育的新点子!
也许从下一届新生开始,可以试一试要求他们在入校一周内完成一份个人成长分析报告,提交给班主任老师们,也作为一项生情了解的信息源!等待毕业之际,再作为一封“写给毕业时自己的一封信”,作为毕业礼物以返还,让孩子们再回顾一下这四年的成长经历!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在认真与父母以及自己交流后,写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如果有机会,会愿意尝试写一写吗?头脑里的记忆回顾落到笔头,又会有什么不同以及作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