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时间管理

作者: Ron_罗恩 | 来源:发表于2020-09-20 15:22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Ron,一个有爱心的知识分享者。应朋友邀请,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短文,希望对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所帮助。

    【受益人群】 ➤每一个人

    【阅读时间】 ➤大约8分钟

    【正文】

    (1)

    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这段话中我圈出了三个关键点,规划、方法、目标。所以这篇文章我将从这三个点来展开,给大家分享其中的知识点和重要性。

    第一重要的就是目标。也就是你想要做什么?如果不清楚要做什么事情,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时间管理。二、如果是娱乐性的事情,例如玩游戏,看电影,追剧,这些事情不用去想,就会去做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做时间管理。我们要做的时间管理一定是近期,一个月,或者半年,一年要规划做的,对自己有成长的事情。

    下面,说下我们常见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自己平时没有什么时间,每天时间都不够用。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做一下时间的记录。也就是除去工作的时间,记录下你的时间都用在哪里。

    我相信大家统计出来发现一定会大吃一惊。“我原来有这么多的时间。怎么感觉都没有用上,时间就流走了呢?”

    只有统计之后,我们才发现。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时间被打碎了,成了碎片化时间。因为现在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的时间被微信、朋友圈、电话切割得支离破碎,想找个15分钟完全不被打扰的时间都很难。所以现在的人们都喜欢看短文,不喜欢看书。

    很多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工作了一天,终于下班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就瘫坐在沙发上。过了很久,发现居然没有人打扰你,连忙坐起来,规划今晚的安排。要学习什么知识呢?练习口语?上专业课?等。罗列了一大堆,最后终于排出了一个先后顺序。按照计划执行了不到5分钟,就瘫倒在床上,此时的你只想闭上眼睛,舒舒服服地躺上一会儿,什么事情都提不上劲。

    这是为什么呢?

    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时间,是没精力。人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手机电池一样。充满一次电,只能用几个小时,电量一旦耗尽,就不能再工作了。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想要下班了,还有精力给自己“充电”。除了在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精力的消耗。还要在平时的时间,提升自身的精力,扩充自己“电池容量”。

    怎么提高自身的精力呢?

    在这里我不做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这本书。张展晖的《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这本书里很详细讲解精力扩充和恢复。

    看个图片,缓解一下眼睛疲劳^-^

    (2)

    干货来了。。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1)番茄工作法

    2)给目标赋予仪式感

    3)遵循SMART原则

    (一)番茄工作法

    用番茄工作法有什么好处?

    ①减轻时间流逝带来的焦虑感

    ②减少干扰,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③提升决策的意识

    ④增强并保持动力

    ⑤提升完成目标的意志力

    ⑥在质量和数量上优化预测过程

    ⑦优化工作或学习过程

    ⑧增强个人在复杂情况下坚持完成目标的意志力


    番茄工作法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设定30分钟为一个番茄。 包括25分钟学习+5分钟休息。

    每一个番茄不能分割。

    一个番茄必须有始有终。

    4个番茄为一组,完成一组,休息30分钟。

    按照优先级高低进行排列任务。

    每一项任务都要给出计划时间并记录实际时间。如果预算时间和实际时间,不匹配。那么在备注这一栏,写出原因。

    如果在一个番茄时间内,被外在因素打扰和内在因素打扰。需要在番茄后面打上一撇“`”。如果这个番茄时间被打断了超过了2分钟,那么这个番茄后面打上一横线“-”将做废除处理。重新开启一个新的番茄时间。

    自己做的番茄表

    番茄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

    下列方法,大家可以进行参考。

    如果一天有8个小时可用。那么就有 4+2+4+2 一共14个番茄。

    共6个小时学习时间,共2小时休息时间,分四次休息,每次休息30分钟。

    第一组,第一番茄用来计划一天的安排。

    第二组,最后一个番茄用来处理上午遇到干扰情况。

    第三组,第一个番茄用来复习早上完成的任务。

    第四组,前两个番茄用来复习这一天学习情况或这一周的学习情况,最后一个番茄用来复盘。

    我相信只要认真按照番茄工作法来学习的朋友,都会有收获。因为我也是受益者。一天下来,数数你用过的番茄个数,你会非常有成就感。

    (二)给目标赋予仪式感

    原因一:仪式让弹性时间变为硬性时间

    例如:今晚8点我要和女朋友约会。那么今天上班你一定会“打了鸡血一样”。干活飞快,效率极高。在下班之前,把所有工作都完成妥妥地。因为你不想今晚上失约,更不想被打扰。

    原因二:仪式让人不假思索

    有了仪式之后,就不会出现内在冲突,什么是内在冲突?也就是说做着A件事,想着B这件事,我好像还没有做。不行,我得马上去做做。这样在多件事情中来回切换,最后你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是做好了的。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我的领导。一是喜欢把我们的时间打得稀碎,二是要让我们并发做事,也就是同一时间,做多件事情。可能对他来说,我们就是会说话的电脑而已。

    原因三:仪式给人神圣感

    记得第一次打禅七的时候,我是抱着体验一下、玩玩的态度去的。可一到寺院里,我就被各种标语、戒律、焚香、唱诵、打坐感染,很快就无比投入地参与进去了。人其实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比如说你会在安静的电梯里大声唱歌吗?不会吧!所以,仪式让我们的习惯拥有硬性时间,让我们减少杂念,还用神圣感来保护培养习惯的时间,你说仪式重要不重要!”

    怎么开始制定仪式感

    1.制作习惯培养卡片

    文摘

    将写好的卡片,不管发到朋友圈还是贴在墙上,都是不错的选择。让更多人看到,增加了仪式感的效果,进而让自己有动力做好这件事。

    (三)遵循SMART原则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其中,SMART原则可以帮助你轻松完成目标。SMART是五个关键词的首字母,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S-Specific)、可量化的(M-Measure)、可达到的(A-Attainable)、有相关性的(R-Relevant)并且有截止日期的(T-Time-bound)。

    例如,某人想让自己在短期内存下一些钱,那么类似“我下个月要存1000元”这种目标,就不够具体,也不好控制。根据SMART原则,有效的目标应该是:我接下来30天之内,预计存款1000元,即平均每天要存下约35元。其中,“存款1000元”是具体的(S);“30天内”是有截止日期的(T);“每天35元”是可达到的(A);存钱跟你的生活是有相关性的(R);以上所有都是可量化的(M)。

    目标拆解得越详细、越具体,实现的难度就越低,执行也就越容易。一个月下来,即使不能百分百达到计划目标,也不会相差太多。如果执行得好,自然会获得成就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正向循环。

    END~

    字数很多,但不啰嗦。我是Ron,一个知识分享者。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点赞。评论写的不错的朋友,有机会赢得10简贝的赠送。

    你在乎谁,也可以把收获分享给他。知识需要传递,故事需要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人成长-时间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wu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