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开始跟着凯东老师的初阶行书训练营开始写字,后因多件事叠加,没能坚持下去。直到今年春节,才又重新跟着凯东老师的“每日一字”训练营和“百日练字”营继续练习,至今已经坚持练习60天。
回顾这一段时间来的写字经历,有三点体会:
1.从基础做起,打好基础,事半功倍。
初阶营的第一堂课关于如何握笔,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的。但是我当时急于写字,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还是按自已原来的习惯继续写,每天都写得很吃力。直到春节在家写字时 ,家人说,你怎么整个人是歪的?我才惊觉自已的写字姿势有问题。找到之前的教案,发现6种错误的写字姿势中,我就占了2种。。。整个春节期间,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纠姿势上,各种别扭。所幸,后来慢慢也适应了。采用正确姿势后,发现写字轻松多了,不需要很用力也可以让笔移动。
这个改变,虽然花费的时间很长,但我觉得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前提。如果还像之前那样,字写不好不说,身体都坏了。
2.选择合适的时间,固定时间、场景形成习惯。
初阶营时,我是在午休时练字,现在调整到早晚来写。做出这个调整是因为写字是需要集中精力,专心投入的一项练习。而午休时刚吃过饭,正是昏昏欲睡的时候,这时勉强自已去写字,更像是应付一件工作,效果也不佳。现在调整到早晚,都是在精力相对充沛且不受打搅的时候,这时注意力更集中。一直记得凯东老师的一句话:写字是一件开心的字,不想写时就不要写,不用逼迫自已。
当写字的过程变得不难受且外部的条件配合后,写字这件事就更能坚持下去,并渐渐的成为了自已的习惯。
3.看、想、写,形成自然的反射。
凯东老师的字体独具一格,和平时所见的楷体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练习时需要经过以下阶段:
1)单字的模仿,按老师的示范字体模仿。先观察整体字的结构,每个笔画相对于别的笔画的位置。接着开始模仿。模仿时,就会发现和示范字体有差异。这时再思考是熟练度的问题,还是结构不对,然后再练习,不断熟练。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2464/792d36512817c090.png)
2)拆结构,形成自已写字的能力。常用的汉字有几千个,课程时间有限,不可能讲解所有的汉字该如何写。因此老师会列出行书里常用的变体和规则,让我们自已试拆并给出反馈。通过这一步的练习,在落笔前可以形成行书的意象,在落笔时才能写出行书,因此这一步的练习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2464/2f9ad52770cf2831.png)
3)整段文字的书写,最终应用。日常写字时,我们只写一两个字的场景少,写上一段文字的场景多。因此最后一部分就是练习整段文字书写。在横隔线或是空白的纸上书写时,由于没有格子的约束,对单字的准确书写有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整段文字的美观,还需要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对比并保持中心对称。
![](https://img.haomeiwen.com/i4182464/3ca352b09c0637ba.jpg)
虽然说了这三点体会,但还停留在脑中,落笔于纸还需要通过继续的练习才能实现。希望到了今年年底时,可以独立的写出想写的字,给朋友们送上书写的贺卡做为新年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