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你有这么好的资质却没能考出好成绩,没能考进很好的大学,我为此为你感到深深的遗憾。
但是对于你把所有的责任全都归到父母身上,这点我不敢苟同。
孩子的教育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块。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家庭教育一定不要和学校教育重合。
也就是说不要把家变成学校。
本来孩子在学校经历一天的学习已经很紧张了
学校里老师每天盯着孩子学习,盯着孩子成绩,回到家,家长就不能像学校里的老师一样一刻不停的盯着孩子学习、盯着孩子成绩。
如果回到家里,家长不给孩子放松的机会,孩子的神经一直处在紧张状态,孩子早晚一天会崩溃的。
家应该是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缓冲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你的父母不仅不值得谴责,而且还应该点赞。
你说:
她其实很在意成绩,很要面子。
既然母亲很在乎成绩,很要面子。都没逼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面子去学习,这是多大的克制。
你说母亲很强势,那么强势的母亲也没逼孩子非得考名校,这是对孩子多大的包容。
你还说:
对于自己在意的事情反倒不敢要求,但总是对于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脾气。
你可曾想过,既然母亲在乎成绩,可她为什么却不敢要求?她拍什么?
她怕给孩子压力!她怕孩子不能承受!
正因为太在乎才不敢去要求,正因为太在乎才在家绝不提成绩。
正因为太在乎才不去给孩子压力。正因为太在乎才给给孩子自由空间。
你看到的是母亲的不作为,而我看到的是母亲的小心翼翼。
明明很在乎,却不敢要求,母亲在乎的只是成绩吗?我看到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在乎。
明明很在乎,却不敢要求。如此的小心翼翼,这不是爱孩子又是什么?
但是面对成绩,面对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其实考的不仅仅是孩子考的还有家长。
孩子紧张,家长同样焦虑。对孩子未卜的前途,长期的紧张一点小事就可能引起情绪失控。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是知道孩子在高考前后家长有多紧张,多焦灼,多没耐心。
所以我很理解家长因为小事发脾气、情绪失控的状态。他们是以此缓解自己焦虑紧张的情绪。
换个角度说,你所说的你母亲在乎小事,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母亲培养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能力呢。
生活和学习不是割裂的。
在生活中学到的做事能力,比如:做事精益求精的能力,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同样能迁移到学习中为我们的学习助力。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生活无大事,培养孩子不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吗?
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学习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其实学会生活和学会学习同样重要。
如果你的母亲天天逼你学习,把家变成第二个学校,每天因为你写错一个字,算错一个数,成绩下降一点就大发脾气。
那你感觉如何?你是否觉得这样才是对你有要求负责任?
你自己也说了,你在不是很卖力气的情况下成绩就很好,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在逼你学习是不是很过分?
孩子成绩已经很好了,哪个家长会在孩子成绩很好的情况下还在不停鸡娃,恨不能为了一分逼死孩子?
曾经办公室有个老师的孩子数学考了九十九,就因为孩子差一分没考一百分就大发雷霆?孩子哭大人吵。
如果你的母亲这样要求你,你感觉如何?
何况你的父母可能也不懂教育,不知怎么教育孩子,与其瞎指挥,倒不如让孩子自己去学。
我觉得这是大多数不懂教育的父母的想法。
我的一个同学她一直对父母当年对她学习上的瞎指挥深恶痛绝,于是我俩聊天她说自己父母不懂教育,我将了她一句:
你懂教育吗?
她立刻反驳:
我是不懂教育,但是孩子的事我不瞎指挥呀,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呀。
你的父母面对你的资质,面对你的成绩不做要求又何尝不是对你的信任。
就像我妈妈,我上高中就是我妈的主心骨了。因为她没文化,所以什么都和我商量。
总觉得我有文化比她强,所以也从来没有对我有过任何要求。
况且,在过去我们那个年代(我儿子二十岁了,我和你妈妈应该差不多同龄),又有几个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有要求?孩子不是该成才的还是成才了。
你的父母,特别是你的母亲我觉得她大概就像你说的从小缺爱,所以没在原生家庭中学会如何爱别人。
不会爱不代表不爱,所以即使她很爱你,克制自己不要求你的成绩,但是仍然没有学会如何表达爱。
更不会用孩子需要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所以你也感受不到她对你的爱。
所以你虽然有天赋却任意挥霍,不加珍惜。
试想一个能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他怎么忍心让父母伤心?怎么忍心去挥霍青春?
即使你在父母的行为中感受不到爱,看到的只是他们的缺点。
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的是:
你的母亲她在她的认知水平上,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已经把她该给你的都给了你。
至于那没有给你的,你感受不到的,她自己也没有。况且即使有,她也不知道怎么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