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奶奶正和小乐说着秋歇寺的故事,不知不觉已过了秋歇寺的石牌楼。
两人站在寺门前,只听见寺庙深处传出武僧练拳的洪亮喝声。秋奶奶和小乐进了山门,一位小和尚出来迎接,一路带领。
路上,小乐左顾右盼,忽见几个小和尚在打扫落叶,路过他们,小乐经不住地回头看。寺内环境清幽,除了那练武的喝声,听不得任何嘈杂的声音。三人又过了一扇门,又听见一片密密的诵经和均匀的木鱼声。
还有风拂动檐角下的风铃而发出“叮叮当当”的清声,让人听了,心里异常的平静舒适。
到了前殿,面善的老和尚早已候在那里。秋奶奶认得他,妙真和尚,秋奶奶作了礼,与妙真清谈了几句话。
老和尚领着秋奶奶和小乐来到三尊佛像前。秋奶奶轻轻挪去眼前团垫,双手合十,虔诚地双膝跪拜在地上,磕头发愿。
小乐本不想跪拜,可见秋奶奶庄严虔诚的模样,只好随她做做样子。
过了一小会儿,妙真和尚邀秋奶奶去了茶室,小乐觉得跟着没有趣味,自己悄悄溜出前殿。他本想去寻刚才那几个扫地的小和尚玩耍,谁知去了后,小和尚没了踪影,又觉得有些口渴,要去找水喝。小乐在一进院四处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地方喝水,逛着逛着就进了那二进院。
小乐刚进二进院的门,一口池子就映入眼前。池子里的水从山上随岩石缓缓留下,清澈干净。池中还有一个不大的雕刻物,栩栩如生,样子奇特古怪。这雕刻物龟身龙头,长蛇缠绕在龟的身上,蛇头高昂龙头上面,吐着蛇信子,面目凶恶。那龙头也是半张着口,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叫人看了毛骨耸立。
小乐并不害怕,俯下身子用手掌捧水,看见池中几条红鲤鱼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让他羡慕不已。他刚想喝上一口池水,池对岸不知什么时出现位须发全白的和尚,正虚掩着眼皮,在莲花台上打坐。小乐吓了一跳,撒手要跑。
这时,老和尚和秋奶奶正找他,一起进了二进院的门。秋奶奶见小乐慌慌张张的,很没有礼貌,当着住持的面说教了他一通。老和尚知道小乐不是有意闯入的,连忙说些客气话。小乐自知做了错事,低头不语。
秋奶奶虽然常来秋歇寺,但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敢作半点停留,怕耽误老和尚的正紧事。刚才,她进了二进院时也发现了池中的东西,十分好奇,便问老和尚:“妙真师父,请教这是个什么?”
老和尚含笑说:“这口池已有上千年,名字叫洗心池,池中那个就是人们说的玄武水神,立在池中间,有辟邪、净心的意思。”
秋奶奶听后,恍然点头。
秋奶奶知道寺里事情很多,不敢占用老和尚过多的时间,她与老和尚道别后,牵着小乐出了山门。
两人出了山门没两步,钟楼的撞钟声便响了起来。秋奶奶满脸堆满笑容,回过头再看秋歇寺。小乐见秋奶奶停了脚步,也跟着回头看秋歇寺,然而并没有看到什么新奇东西,还是那高大楼牌上的“清修福地”的大字,另外就是山上那座不知几丈几尺的弥勒佛冲着他们笑。
路上,小乐一直问秋奶奶为什么看着石头和尚笑,她也笑!秋奶奶眯着眼笑着,却也不回答他,摸了摸小乐的脑袋继续赶路。小乐见秋奶奶不回答,心里纳闷得很,琢磨着想道:“秋奶奶年纪大,见的世面多,还有一颗难得的佛心,她看到的东西肯定有与人不同的地方。”
琢磨中,他脑袋里又出现一个疑问,他看了一眼秋奶奶慈祥的面容,心里说:“难道秋奶奶能知道那石头和尚的心思么?还是那弥勒应允了秋奶奶的心愿?肯定是这样,不然秋奶奶为什么笑啊?”
想到这里,他看着秋奶奶说:“秋奶奶,您说我们这下回去能见到父亲吗?”
秋奶奶紧握了下小乐的手说:“不知道,但我相信你父亲一定会没事的。”
“哦!是那个石头和尚告诉你的吗?”
“傻孩子,弥勒佛哪能告诉我们这个?你记着:只要人心存善良,多做好事,最终都会得到好的结果,古人就说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哦!弥勒佛说了周老师和景平伯伯回来了吗?”
“弥勒没有说,但老和尚说‘该回来的都会回来,回不来也是他的命’。”
“秋奶奶,命是什么?”
“命就是活着,没有命的人就会去另一个地方。”
“哦…他们说我母亲就是去了另一个地方,也不知道那地方有没有母亲认识的人?没有的话,她会不会觉得孤独呢?秋奶奶,下次去秋歇寺,您能帮我向弥勒佛问问我母亲吗?”
小乐停下脚步,走到秋奶奶前面,一脸天真地恳求问着她。
秋奶奶听小乐这连续的几问,不知道怎么答,紧锁着眉头,不再说话,她放下握着的小手,慢步前行着。小乐摸不着头脑,不敢追问,于是低着头一边想念着母亲,一边紧跟在秋奶奶身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