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飞鸟集•作业本
文学课作业//《郑伯克段于鄢》,阴谋还是智慧?

文学课作业//《郑伯克段于鄢》,阴谋还是智慧?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22:58 被阅读0次

《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初次读到这篇古文是在中学的课本上,那时候就感觉郑庄公是一位有谋略的政治家,现在再读这篇文章,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郑庄公依然是那个有谋略的政治家。

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母亲的偏爱下长大,养成骄傲自大的性格,在母亲的护佑下,向郑庄公要好的封地,而且越制扩大城池规模,又向外发展自己的势力,所有这些,庄公都看在眼里,但是他没有从一开始就打击和削弱共叔段,一个是因为如果事情不太严重,在母亲的包庇下,共叔段很容易被开脱而无罪;另一个是,等共叔段折腾到事态严重起来,当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被收拾的时候,庄公再出手剿灭他,那样,他的母亲也没办法再为共叔段求情,全国之人也不会觉得庄公容不下弟弟。

共叔段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庄公的掌控之下,是不会影响国家的安全。把猪养大了再杀,从这一点上也看出来庄公的狠。许多人说庄公阴险狡诈,没有教育好弟弟,放纵弟弟肆意妄为后再一举歼灭之。其实个人觉得,在春秋时期,战乱不断,父子、兄弟之间动不动就相互残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庄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使用一些计谋和手段,战胜自己的兄弟,在那个时期也算正常。

第二,庄公算是个孝子。庄公和共叔段是姜氏亲生儿子,就因为庄公是横生倒养的难产儿,让姜氏在生产时遭了罪,所以,庄公从小不被母亲喜欢,甚至姜氏一度建议武公废庄公而立共叔段为太子,终不得愿。为此,姜氏偏袒共叔段造成亲兄弟之间的亲情割裂。被母亲嫌弃和迫害,庄公依然可以登上国君之位,除了长子地位,还说明他的才智和在家庭成员之间平衡关系的能力是得到父亲认可的。文章中,没有写庄公从小到大对弟弟做了什么,只写了共叔段的傲慢和不断膨胀的野心。他不把哥哥放在眼里,挑选好的封地,逾越礼法扩大城池规模,还私自收编小城。在早期农耕社会,城市越大,说明人口越多,人口越多代表武力越强,共叔段最后玩过头了,竟然跟母亲里应外合造哥哥的反。但是,即便如此,庄公也没有把共叔段赶尽杀绝,他把母亲囚禁起来后自己还后悔了,又在颍考叔的启示下终于母子再见。

文章的语言很简练。前面,庄公在祭仲全说的时候,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姜氏想那样做,我也没办法避害。祭仲再劝,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道德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栽跟头,等着看吧。回答就是这样简洁,还贡献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后来,公子吕再劝说一国不能有两种政权存在,庄公就说了五个字:“无庸,将自及。”意思是他会自作自受。共叔段进一步阔封地作死,庄公又说:“不义不昵,厚将崩。”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越阔越大,土崩瓦解得越快。特别喜欢这个词“不义不昵”,不仁不义,就不要怪我不客气,已经感受到杀气了。共叔段屯粮,筑高墙,练兵,装备铠甲、武器,这时候庄公才说了两个字“可矣!”

文章中,共叔段轰轰烈烈做了太多的事,而庄公就表态了五次,说了32个字,彻底解决了这个肉刺、毒瘤或者心腹大患的共叔段。

政治家,阴谋家的事情写完了,写到庄公发誓跟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紧跟着就写了“既而悔之。”这就是儿子对母亲的想念,没有理由,没有太多渲染。

通过庄公跟颍考叔的对话,很自然转到思念母亲,继而得到解决方法。再以母子的两句诗“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母子和好如初。

附:郑庄公,名寤生,春秋时郑国第三任国君,14岁即位,前722年,其母武姜联合幼子共叔段发动政变,被庄公粉碎,共叔段外逃,武姜被禁。后掘地见黄泉,母子相见。郑庄公任周朝中央卿士一职,权大而压周天子。前707年,周桓王联合诸侯伐郑,庄公败周天子。自此,庄公名震,被称“春秋小霸”。晚年,势不济,死后,郑国迅速衰败,真正的春秋五霸上线。

相关文章

  • 左传

    《尚书》之《无逸》,叽哩哇啦,看不懂。放弃。 《左传》之《郑伯克段于鄢》,兄弟相残,母子反目,全是阴谋。郑伯隐忍、...

  • 郑伯克段于鄢

    段欲望无限,庄公纵容他到欺君反叛的地步,一击致命。 若早加管教修理,段是不会做大做强到欺君反叛的。全局尽在庄公掌握之中。

  •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 郑伯克段于鄢

    《古文观止》第四九篇 女扯父耍 为其搭一彩屋 其拊掌笑 欲使父再搭一摩托 父命其自建 诺而行之 须臾即成 母见而瞠...

  • 《郑伯克段于鄢》

    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

  • 郑伯克段于鄢

    很久以前,郑武公娶申国女子,武姜。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庄公,一个是共叔段。生庄公的时候,武姜难产,先出来的,是...

  • 郑伯克段于鄢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姬寤生攻打他弟弟姬段的封邑京,姬段逃到鄢,又被郑庄公打败,逃奔共国。 在此之...

  • 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武公,娶申国武姜为妻,生二子,长子是庄公,次子叫共叔段。因为武姜生庄公难产,故取名寤生,有厌恶的...

  •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 郑伯克段于鄢

    郑武公娶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替共叔段请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课作业//《郑伯克段于鄢》,阴谋还是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hz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