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姬寤生攻打他弟弟姬段的封邑京,姬段逃到鄢,又被郑庄公打败,逃奔共国。
在此之前,姬段的封邑京的城墙超标,郑庄公没有处理他,只是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接着,姬段让边境上的一些行政单位听命于他,郑庄公依然没有处理他,只是说:“将自及。”再接着,姬段把这些听命于他的行政单位收编到自己的封邑中,郑庄公还是没有处理他,只是说:“厚将崩。”最后,姬段准备攻打郑国国都了,郑庄公说:“可矣!”一举打败姬段,逼使他出逃。
这是《春秋左氏传》中著名的故事,《古文观止》第一篇即是这篇《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是东周时期以鲁国纪元、兼记各国大事的编年体史书,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春秋》记事非常简单,上面这个事,《春秋》只记了一句“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而《春秋左氏传》就是具体地记载描述《春秋》中所简言的史实,是解“经”的“传”。《春秋左氏传》讲完这个故事后,还作了这样的评论:“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后人一般认为,郑庄公明知姬段心怀不轨,却故意“失教”,让姬段的不轨发展到足以被驱逐乃至消灭时才动手收拾,一举击败。
解《春秋》经的,除了《春秋左氏传》之外,还有《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文字虽然简单,但历来被认为其中有深刻丰富的微言大义,每一个字都含有褒贬——这就是传说中的“春秋笔法”。
《春秋左氏传》侧重于记载史实,其他二传则侧重于揭示微言大义。我们看看公羊和穀梁是怎样来揭示这句“郑伯克段于鄢”的大义的。
《春秋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
《春秋穀梁传》:“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即左氏之“谓之郑志”,后人大体上是认可这种解读的。
郑伯克段于鄢附:《春秋左氏传》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