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渡在江南之二】酷暑中抵达乌镇时已是午后。酷热让人昏昏欲睡,索性放下行李倒头就睡。
醒来已是暮色黄昏,无处遁形的热浪从发烫的水泥地反射起来,燥热像精力过于旺盛的熊孩子令人厌恶却不得不与之周旋。从美团上找了一家乌镇印象艺术餐厅,忍耐着走过七百米,眼前一亮。餐厅小巧精致,江南标志性的蓝底白花花布铺桌,原木色雕花窗棂与之映衬,飞檐小阁厅里竟然有一道水帘!透过水帘坐在餐桌前,望着街景如同雨中一般,眼睛也凉快啦!
五年前的秋天,我来过乌镇。第一眼的就被西栅的夜色中的水泽惊艳,一觉醒来又被一巷子的鸟鸣唤醒了耳朵,至今搁放在心中的乌镇西栅仍是一首诗,一首落笔如云烟的诗!
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区。相较于烟火气人文气息更重的东栅,我更喜欢西栅。尽管东栅有茅盾的《林家铺子》,但是我并没有读过,单就课本里的《白杨礼赞》我从来都没喜欢过。加上那样工业化的车水马龙,实在不可能让我有半分亲近感,原谅我骨子里的艺术洁癖!
夜色并不清凉,带着孩子们,我再次来到西栅。
进西栅,仍是乘船,乘坐一艘摇橹的大船,经过一段并不太长的水路。孩子们刚到门口,透过窗棂看到了西栅的剪影已经被吸引了,安静地趴在窗口看了好一会儿!
除了夏日的闷蒸,如织人流的喧嚣外,一切都是旧时模样。我知道安妮一定会喜欢,却没有想到她那样雀跃着迷。一个劲儿地说,这里才是真正的水乡,一个跟威尼斯相似却独具东方魅力的水乡!一个劲儿地用手机拍呀拍。
西栅是个梦。西栅是被打造出来的。尤其是河的北岸,原先是片野地,设计者用收集而来的老民居构件盖新房子,因为匠心独运,两岸风格倒也浑然一体。曾有的居民已经悉数迁出,统一管理,烟火气息自然不足,但是环境清雅,一切亦幻亦真!
我喜欢这样的嵌入式设计,它既记录历史,同时还原了人们心头的水乡梦,让丑陋狰狞的变迁在这里停格下下:老屋破败,无人空宅裸露着没有玻璃黑洞洞的窗户,水道被污水全数侵占,电线在房屋间如蜘蛛网泛滥,晚砌的红砖和原本的青砖犬牙交错……
当这一切被删除,后来人就能够通过这里墙角夏虫的低吟,店铺凹凸地面上黄黄的灯火,檐间蔓藤萦绕的绿意,木板门隙漏的微光,门前被踩得蹭亮光滑的石阶,摇橹吱吱呀呀声里,心安地回归一个不仅是黑白写意的梦里江南!
夜晚的西栅,那些后来安放进来的展览馆已经关门,闭户让人更安宁。我们不被打扰地享受这如幻似真的夜色,听任自己的想象更加细腻地去筑梦,筑构一个自己的水乡梦!
若水草于苏州城隍庙外
2017年7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