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击者眼里,到底嫌疑人的哪些行为会被怀疑有罪呢?哪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好地判定嫌疑人有罪,这是一个探索性的问题。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两个实验,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更好的进行分析。
这个实验有两个假设:
假设一:目击者看犯罪嫌疑人的图像的时间比看无辜的人更短,看的图片更少。
假设二:判断的置信度和准确性呈正相关。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1包括405名儿童(这些儿童的年龄都在6到14岁之间,43%是女性)在观看两个现场目标后,每个人都做了2个目击证人鉴定。
实验2包括342名成人参与者(平均年龄为21岁,女性占75%)观看视频后,每个人进行两次识别,包括2个目标。参与者使用一个交互式触摸屏同时排列进行识别,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次只能看一张图片,并且他们与排列的互动被记录下来。
结果发现,在实验1中,5个变量(注视空白的时间、注视嫌疑人的时间、可疑注视次数、填充器注视次数和获胜者注视时间)一起确定目标存在(准确率为67%)。
在实验2中,四个变量(注视嫌疑人的次数、注视空白的次数、失败注视的次数和成功注视的次数)一起作为后置的目标存在(准确率为73%)。
对证人搜寻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鉴定决策提供依据。了解哪些行为在怀疑犯罪后可能有助于解释识别决策,就像目前使用决策置信度的方法一样。
参考文献:
Price HL, Bruer KC, Adkins MC.Using machine learning analyses to explore relations between eyewitness lineup looking behaviors and suspect guilt.Law Hum Behav. 2020 Feb 27. doi: 10.1037/lhb0000364. [Epub ahead of prin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