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习得性无助的关注是因为这个概念让我想到自己,它与我的生活和思维模式相关。因为了解了这个概念,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长久以往,一个无形的藩篱如影随形地笼罩着我,我失去对自我生命自由的追求,那个自由的意志似乎早已消亡。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心底深处嘶鸣:要么成为积极主动的人,要么成为软弱无助的小卒。我决定寻找“希望”。人,应该在希望中栖居。毕竟,明天是一个崭新的日子。这让我想到胡适之言:“以希望为主脑,以为但有一息之尚存,则终有一毫希望在,若一瞑不视,则真无望矣。”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它是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M.E.P)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随后也证明了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如果一个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可能达到特定的目标,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时,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认知缺失、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不适应等心理现象。当然,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客观环境和主体因素进行分析,对自己行为失败的结果进行归因。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助感也由此产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绝望,不过是一种积习,它更多是来自过去,而不是明天,甚至也不是现在;它只缘于我们疲惫的内心,而非完全是因为环境。对于克服习得性无助,有以下方法(引自网络)。我将通过实践与学习,进一步体验、尝试,今后给出自己的经验总结和体会。1、坚持自己的归因模式。2、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已一个尝试的计划3、着眼于完成一个小的任务。4、把糟糕的事具体化。
对于希望的乐天派,让我想到胡适,以及他的诗《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