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为大家讲述一下对钓场的判断,也就是说,到一条陌生的河边,你如何能判断出此河鱼情如何,又如何判断出这条河的鱼在什么位置。
一般情况下,有水就会有鱼,差别只在于多少、大小。也有例外,真正无鱼的河,会呈现出种种死色,一类是黑色、褐色等污染色,伴有异味,另一类水体极清,幽暗,没有鱼星,没有翻花,河边植物也不繁茂,多苍蝇和水蝇,这种河多为村庄中废弃的死水塘。第一类污染过的河流一目即可了然,第二类是一种感觉,往往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鱼类在水体中生存,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河道的走势,障碍物的分布,潮水的流向,食物的来源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深度、位置作为藏身之所。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趋光性和避光性,看似矛盾,其实统一,体寒则趋光,水热则避光。
2、寻找遮蔽物,也就是水底情况相对复杂的地点。渔翁秘药(微博:渔翁秘药)认为水草茂盛之处,倒伏的树木,废弃的渔网,杂乱的碎石,芦苇丛中,有时哪怕是一根插在水底的木棍,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河道的洄水湾,骅尖,拐弯,宽窄相接,两河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是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
4、深浅交界处,坎位。在适当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深度,这点在上文已经详述,不再赘论。
5、涨潮时的来潮一侧,上水位。我们这边的河道大多有拦河网隔开,潮水来时,鱼有上溯戏水的习性,最后都聚集在来水一侧的渔网边上。
6、食物相对丰富的位置,如水码头的两侧,船间的空隙,经常有钓友垂钓的地段,鱼儿已经习惯于在这些地方获得食物,形成了趋食的条件反射。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平台:渔翁秘药(ywmy188),感谢您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