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做法对吗?
农贸市场门口,一位流动摊贩在那儿卖菜。生意还不错。
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经常会见到,她通常采取的是你来了我走你不撵了我来的“策略”,好像跟有关人员捉迷藏游戏一样。当然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买菜的,也不止她一个人。不过这许多天来,许多如她一样的人出现在街头的现象已经非常少了,大家都在为了接受创“wen”的什么验收做贡献的,多数人基本都在约束自己的行为。可她还是大不咧咧地把菜车摆放在菜市场的门口。大约是进市场销售需要办一个摊位,才可经营,她没有在里面经营的资格,只是一个走街串巷的流动叫卖者。
她的三轮车里是即将出菜苔的白菜,已经切掉根子的萝卜,几捆芹菜,几把快开花的油菜。她在菜市场门口放着,来往的人经过时,有的顺便买一些,看起来卖得很快。有几个老人,一边挑剔地说:萝卜都要长出来花了,还不便宜点?一边挑挑点点地买了三四个大大的萝卜。这中间就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她着装时髦,一边挑着萝卜,一边善意地提醒说:你赶快卖,卖完了快离开,这几天不要出来摆了,你没看见全市都在创“wen”哩?你乱摆摊影响大事哩。衣着大大围裙的摊主,只管称她的菜,不搭理她的提醒。那好像是职业女性的中年人,拿了她买的萝卜离开了,边走边给旁边的人说道:这些人可怜不得,太没素质了,到处乱摆摊,把路都挡住了,影响市容。
我看着疑似职业女士的做法,想着她这种情况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合理在于,她看见了,提醒了,希望菜贩尽快离开,不要影响大局。又觉得她话说的有道理,但行为上又买了路边菜,无法拒绝菜的新鲜和便宜,还减少了不用进菜市场里面去的方便。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是理性反对,感性认可?很矛盾的心态和做法。
中年女士的做法对不对呢?硬要立即采取取缔措施,拉菜贩子到车里,送她回家吗?似乎又没有必要。就比如,一看守不要踩踏庄稼的人,发现一个人图近道,趁其不备,斜踩进庄稼地里,看守发现了,他大声喊道:别动!于是看守走进庄稼地,亲自背出来那个踩踏庄稼的人。这看守是阻止了踩踏人的做法,但让他快速离开,劝说她不要再踩踏庄稼的做法,肯定比他的办法要灵活,还减少了庄稼被他俩第二次踩踏。这么一想又觉得中年女士的做法有她值得肯定的方面。
看来,铁lu,柔情,两相如何和谐的问题,很有意思,有值得认真探讨的必要。它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