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手头再也没有那些没完没了的繁琐事了,整个人终于闲了下来。人干惯了,一旦停了下来,无事可做,反倒是极不适应。
手中的工作是停了下来了,但心却是难以静下来,无所事事,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闲的没事干就剩下胡思乱想了,又不愿说出了,有时性情偏执,固执己见而不能自拔。心口常常像是重重的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有时会憋得心慌郁闷,有时压得让人窒息,更多的是心烦气躁,稍有不顺心,不如意,便会怒火于胸,全然不顾及事情的原由,动不动就是一通发火,时间一长,难免惹得众人嫌。过后思量却又后悔不已,经常也会告诫自己遇事待人接物要心平气和,耐心一点,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发火,但就是无法克制。
在百无聊赖中,偶尔,也会涉猎读一些古人的文章和书籍,或是写一点不成文的东西。书读的不多但已受益匪浅,逐渐明白了很多生活的哲理。将读书权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健康,使自己的心情更加豁达从容,从而心静如水,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常言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八十年代,学生能上到高中就算得上有文化的人了,一旦能上到大学那可是不得了了,物以稀为其,被称为“天之骄子”。这些人中翘楚,很是受人尊敬和仰慕。可想而知能上大学,很是吃香,当时社会各单位都奇缺像这样有文化的大学生,大学生来到工作单位,用不了多久就能走上领导岗位。究其原因,那时候,教育普及不够,人们文化水平较低,大老粗多,有文化的人少,那些基层干部又多为实干出来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也是寥寥无几,人们对大学生还有几分的神秘感,所以大学生也就有别于常人了,自然仕途迁升的快一些。
近几年来,全民文化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单就大学生而言,如同山药蛋一样遍地都是,各单位招收的大学生,简直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单位不以其是大学生,有文化而对待,而是让大学生去扫地,甚至是在生产一线干苦力活,这几年都是不足为奇的事。
其实也不尽然,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七八百万,就现在普通大学的现状而言,大多数普通高校不敢恭维,属于严进宽出类型。学生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时的压力,许多大学生不思进取,混日子,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得过且过!大学四年除了学会打游戏,搞对象,专业知识学的一知半解。曾经有人说:“没有挂科,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可以想象大学是什么样的学习氛围。这些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岑差不齐,真正能学到知识的又有多少,即使是大学四年真正在课本上,能学习掌握多少有用的知识呢?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是一个学科的基础入门知识以及每门专业课里挑选出来的精华部分,数量和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学生所学知识多数也是一知半解,多数内容如同过眼云烟,留在脑海里仅仅只是一种概念而已,最多也就是这东西好像老师曾经讲过,只是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每门学科都有它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不是几篇或几章课时就能全部学会和掌握的。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而已。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所学的知识也是少之甚少。
从事技术工作数多年,单位每年都会分配来大学生,来来往往的大学生见的不少,重点大学的没见过,多为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究其能力而已,多数大学生不敢恭维,不用说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运了,但就基本的专用术语都很难说全,学机械的竟然不知道怎么测绘。有一新来的大学生不认识图纸上的螺纹孔,竟然问图纸上的圆圈是什么东西?真是笑话百出,在学校没学多少,到了工作单位就更不用说了。更有甚者工作近5年,已到了评工程师职称,竟然画不了一张最简单的车轴图。并不是要把大学生一竿子都打死,说的一无所成,相对而言有一部分还是不错的,但,能上手工作也得在二三年以后。
不论理工课还是文科类要想真正意义上的闹通,闹懂自己所学的专业,就必须潜下心来,搞清楚其来龙去脉,认真加以研读同时还要广泛猎取与之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一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到达熟练精通的地步。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犹如浩瀚的海洋,源远流长,常常被古人的聪明智慧,深奥的哲理所惊艳。《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记》﹑《唐诗宋词元曲》等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早已渗透到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那些历史经典之作只有真正的走进去,静下心来,细品研读,方能学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的精髓。英国人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