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在”全部的现在“
你怎么对待时间,时间就怎么对待你!我们对待时间要保有孩子般的郑重的态度;
建议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时间视角来对待,推荐三种时间视角:
积极过去视角:与家人相处
享乐主义视角:生活场景
未来视角:工作场景
总之,我们要建立一套平衡的时间观,延伸当下感:从当下出发向过去和未来延伸
二、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5年的意义:五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那么你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做一些不一般的事,那么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定的努力。
远期未来:应该”重战术,轻战略“。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近期未来: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三、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不要重复地抓起沙子
用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这两个指标可以将事情分为四类:高收益、短半衰期事件;高收益,长半衰期事件;低收益,短半衰期事件;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
无论我们做了哪种选择,都有两个克星需要克服:选择无能、执行无能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收益可以被累加,尽管去做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如何判断出来那些是长半衰期的事情?
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等
多读经典:经典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
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
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
四、”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究其本质,是我们只知道术,却并没有掌握其中的道。最终只能是疲惫的执行方法而忘却了本质。总而言之,工作要快,但是生活要慢。能够进行自由切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