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在其所著《米开朗基罗传》中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记得那年农历一个三伏天,太阳落下很久,大地还象刚关了火装满包子的笼屉,闷的人喘不过气。于是和妻子外出散步,路过一处建筑工地。昏暗的灯笼罩下的工棚晃动着几个赤膊农民工。
“这里是不是住着一群孙少平?”我说。
“你的联系可真丰富!”妻一笑。
在我的推荐和怂恿下,那段日子,妻正在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我三天一口气读完的小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38234/bfdd0fe297c0c63f.jpg)
我农村长大,走到今天,三天的时间里跟随着孙少平的脚步,一步一步迈进他的世界。
读高中的少平被润叶领到她二爸家吃饭的场景,印象深刻。当少平把润叶给他的一大碗猪肉烩粉条刨个精光,把五个馒头都吞了下去……
读到此时,心头一震,想起在外求学时的我。
刚来到城里读书,头一学期最大困难是吃不饱。农村的家庭供一个学生在外读书非常难。我知道家里困难,舍不得花太多的钱吃饭。记得那时四两米饭就是一平碗。很少多吃。而且特别能吃。
如果那时把一大碗猪肉烩粉条和五个馒头摆在面前,也能毫不费力地吞下。
记得有一次下晚自习,肚子里又开始敲鼓,一狠心下买了三袋方便面(三鲜伊面)三根粗火腿,连面带肠带汤大餐了一顿。吃完后,肚子也隐隐约约的不舒服。睡一觉早晨起来嘴里还有调料味。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看到方便面就恶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38234/6f7cef6dd42583d4.jpg)
少平毕业回村教学,为不给家添负担决定到黄园打工,到阳沟大队曹书记家做活。摆在现实突出的问题来了——住宿的问题。
少平住在远亲舅舅马顺家。书中这样描写“他舅一家人接待他太勉强了。两口子都黑丧着脸,几乎把他看成了讨饭吃的叫化子。”
他把舅家的水瓮担满后,在没有挽留和送一送的情况下,向他舅告了别。
我毕业参加工作也是住在亲属家。当时单位没宿舍。没住一周,亲属郑重其事的对我说:你工作了,住宿的问题是不是该自己解决了……
“是的,小时候,我们常常把亲戚这两个字看的多么美好和重要。一旦长大成人,我们变很快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亲戚不如朋友对你真诚。见鬼去吧,亲戚!”
和少平想法一样,背起行囊,我开始了独立生活。顷刻间,读到少平的心里话,我活成了他。
少平没有怨和恨,只是这个经历,是他看透了世态炎凉。初出茅如的我,也曾一片茫然……
磨难和世态炎凉并没让他对世界失去希望和信心,支撑他前行力量是什么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38234/a9e8bd1a7864cbd4.jpg)
读书
少平是一个爱读书的青年,当生活磨难一个个向他袭来时,他往往能在书的世界里找到力量,是书里的光芒焊接着他的未来梦想,即使看不到希望。一个磨难被克服,另一磨难又来到他面前……
生活中的被生活磨砺的你和我何尝不是一个个孙少平?
支撑和指点我的也是读书。当你开着价值五万的车,在你面前飞过价值五十万的车,你如何平复內心的不平衡?当别人住着千万的别墅,你的房家里来一个客人都挤,你有做何感想?
是的,从上学,参加工作,下岗,再就业,换工作。每一步都有书在配伴着我。书籍的侵润和滋养,对抗着外面的物欲横流。陪伴着我从一个磨难走向另一个磨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38234/932de497f0d7d888.jpg)
最后,改一下罗曼罗兰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眼看生活的磨难一个接着另一个磨难袭来,你依然热爱着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