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依标评课

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依标评课

作者: 米红霞 | 来源:发表于2023-11-13 16:10 被阅读0次

2023年11月9日有幸参加银川市教育局开展的“三个课堂”京银名校联盟教研提升项目—名师工作室线下研修活动,我担任了一节研讨课,另外两位北京来的老师承担了两节研讨课。不论是听课还是做课,我都是受益匪浅。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做课体验以及听课情况进行评议。

《道德与法治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内容选择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有机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正视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强化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教育。

依据课标,这几节课值得我学习之处。

1.能深刻领会课标的育人目的。

这几节课教师能够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遵循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形成规律,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增强规则意识,发展社会情感,提升关键能力,使他们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 做事,学会做人,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第一节课对汉字的优美隽永的指导,通过诸多实例,让学生学中体验感受。第二节课老师也是例举的非常丰富的案例,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还通过本班学生少数民族的调查,让学生体验到平时没有注意到哪位同学是少数民族,因为我们亲如一家。从而由己推广,可以体会我们各个民族融合。

2.注重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三节课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实例,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案例选择教师能关 注以下几点: 一、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二、紧扣时代主题,反映学生 关注的现实问题;三、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可扩展性,能够服务核 心素养的培育;四、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引起共鸣。三节课中教师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教师例举的案例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

3.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精选优质课程资源。

几节课的教师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核心素养,结合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精选有助于学习活动开展与目标达成的优质资源。课程资源的选择立足学生实际,重视资源的典型性和适切性, 注重知识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发挥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价值。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很强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注重发现、利用学生中间和本地区的先进模范等榜样资源,引导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重要人物、 重大事件、伟大成就、重要作品、重要节日纪念日、故居遗址遗物、 馆藏文物等,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形式;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要精选、整理和加工资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课程资源支持。例如第一节老师选取杭州亚运会资源,第二节课老师选择红旗各民族传递场景,第三节课选取青藏铁路建设等资源,都可以看出教师对资源丰富和精选。

优秀的课例值得我们学习,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我个人建议这几节课提升之处。

1.情境创设体现思政课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教师的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 适切性、复杂性等,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情境素材选取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的描述和展开要符合生活常识。情境既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情境类型多样,能多角度、 多层次反映道德与法治学习主题的要求。情境呈现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文字、数据、图片等表达形式。

2.任务指向要目标清晰。教师施教设计的任务要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综合考查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情境,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展现出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以检测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任务应具有多样性,如描述特征、论证、辨析、评价、制订方案等,完成具体任务 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不能超出要求。任务设计应具有合适的思维水平层级,以考查学生视野的广度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的目标性要清晰准确。

3.丰富以评促学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捕捉、欣赏、尊重学生有创意的、独特的表现,并予以鼓励,不断加深学生的知行体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知行合一。坚持以评促教。通过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反馈,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使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实现“教—学一评”一致性。

学习之路比较漫长,边走边学,依据课程,是上好一节课必经之路。评课的目的是让我自己更清晰准确把握课程,为今后的执教之路走得更顺,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也更好服务教育教育。

相关文章

  • (实时更新)评课

    一、要点1.评课技能提升路径:研读学科课标与文献→搭建适合自己的课堂观察结构表→找“一师一优课”课例模拟→准备评课...

  • 观课评课:从听评课说开去

    从听评课说开去 ——以《昆明的雨》为例 文|张爱敏 思考一个问题: 教学中我们开展听评课的目的是什么? 发现问题。...

  • 如何分析教材?

    假期分科学习的第二课时笔记 1.课标与教材的关系:研读课标,把握学段目标 以三年级为例: (1)学生对英语有好奇心...

  • 高考语文结构以2018年试题为例

    阅读题不再设置选考内容和必考内容,所有文本为必考! 试卷结构(以全国课标卷1为例) 高考语文试卷试卷结构 一、现代...

  • 基于“五观评课法”的课堂评价

    基于“五观评课法”的课堂评价 —以孙校长执教《百分数》为例 张玉兰 孙玉生校长...

  • 一年级教学中抽象思想的渗透

    ——以“数的抽象”教学片段为例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林映丽 《课标》将抽象、推理、模型...

  • 暑假读写打卡21天~14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分为“名课研习”、“名课研讨“、“课例评析”、“课例兼评”四个板块。 王...

  • 教师如何说课、讲课、听课、评课

    教师如何说课、讲课、听课、评课 说课 说课要求“六说” 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

  • 给予脚手架,提高小组共学实效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 2022年版课标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

  • 八上道德与法治复习课

    评:整体框架 评:知识归类,要求学生找到教材对应点。很好。有课标意识。 涉及到目标复习法。 评:解题方法与技巧 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依标评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rd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