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虽不遇 旷达且自信

作者: 微雨流光 | 来源:发表于2023-11-13 17:06 被阅读0次

一一赏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晴

期中考试古代诗歌阅读是一首唐诗,选材为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原文如下: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标题是说诗人乘船到了牛渚山,夜晚停泊在那儿,怀念此地的古人谢尚与袁宏的事。牛渚山在现在的安徽省当涂县紧靠长江的一座山。这是一首怀古诗,一般写作思路是临古地一思古人一忆古事一抒己怀。那么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怀呢?

首句写诗人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开门见山,点明标题“牛渚夜泊”。西江是指南京以西至江西的一段长江。次句遥望高空天色一片湛蓝、明净澄清,没有一丝云彩。展现碧海蓝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阔空明的天宇与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之下融为一体,越发显得境界开阔澄明。诗人置身其中,悠然渺远的神思与自然之境界有机相融,为引发思念古人谢将军之情思做了铺垫。

颌联写诗人登上船仰望天空中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想起了曾经镇守此地东晋谢尚将军。诗人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极易引发思古之幽情,此时诗人由望月而过渡到怀念古人。东晋时曾任镇西将军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江,在此地遇到了在朗月下运租船中吟诵己诗《咏史》的袁宏,听后大加赞赏,言辞俱佳,邀请他前来,谈到天明。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可见,袁宏有才,遇到赏识他的谢尚,谱写了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颈联写自己也能吟哦袁宏的《咏史》的佳句,可惜没有那赏识贤才的谢将军倾听。诗人借袁宏遇谢尚赏识而声名显赫,终有建树,有才能得人赏识是多么幸运与幸福的事,自然心境快乐,满怀喜悦。感慨古人此地遇合,志得意遂,可惜现已斯人已渺,美谈不再,只好悲叹自己空有满腹才华,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失落惆怅,不遇知音的孤独寂寞,徒然地留下悲叹,令人可知可感。

尾联写诗人遥想明朝在飒飒秋风中,高挂片帆,乘舟远去,正是满天枫叶,飘落纷纷。那枫叶纷纷飘落,无言地送别着远行的舟船,秋声秋色烘托出诗人不遇知音落寞凄清与孤独惆怅的心境。当然由“挂帆”一词可联想到诗人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可理解为诗人此地不遇知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云帆而远去,相信自己终究会实“济沧海”的宏伟大志,抒发诗人潇洒自得的自信和旷达。

李白这首五律,自然明丽为其主要特色,内容简单明白,没有什么复杂之处。写景疏朗有致,写情含而不露,用语自然清新,以及融情于景、以景结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远的韵味,确实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诗《夜泊牛渚怀古》

歌《化风行万里》

相关文章

  • 【345】望月

    “千古绕愁之事,唯独情字。旷达豪迈的苏东坡,纵然才高可笑王侯,倘若不遇朝云,更无知音,又怎会有那般的俊采风...

  • 随想

    高山流水不遇知音 浏阳河下不遇泥荫 南泥湾里不遇荒凉 长安城中不遇念想

  • 七绝‖知音不遇

    紫炉沉香轻烟袅 琴音缈缈耳边绕 知音零落天涯客 不见当年拂琴人

  • 诗评|《寻隐者不遇》(贾岛)——天涯难觅是知音

    《寻隐者不遇》——天涯难觅是知音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

  • 怀才不遇可能是源于你知道的、你尝试过的还不够多

    能产生怀才不遇感的人,起码都是对自己有自信的人。没有自信的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都觉得自己没有才。如果你正认为...

  • 诗二

    邂逅谁家一女郎 玉肌兰气郁芳香 可怜璀璨松精石 不遇知音在路旁

  • 《高术通神》摘抄

    不遇明师莫枉参,不遇知音莫枉传不学空灵难为道,功夫不到总是迷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

  • 齐帆齐微课:(6)青春的记忆(1621字)

    那时,余音绕梁,我听闻奏乐之人额枕高山弦浣溪,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倘无知音一说,则伯牙不遇子期,我不曾遇见你。...

  • 努力在丢失的记忆中寻找青春

    那时,余音绕梁,我听闻奏乐之人额枕高山弦浣溪,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倘无知音一说,则伯牙不遇子期,我不曾遇见你。...

  • 知音难觅,且行且珍惜!

    每个成年人生活都不易, 越长大发现自己越沉默寡言。 也许你看起来很健谈, 会在朋友圈点赞,会在逢年过节时, 给朋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音虽不遇 旷达且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rd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