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胥列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混乱不堪的春秋,各路朝臣,忠奸贤良,个性鲜明地展露在世人面前。事件虽已过去了两千多年,但观之犹如今人重演。春秋无义战,强国攻大弱国,根本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均是王侯一已私利。
伍奢为太子太傅,刚毅不阿,智谋过人,终未逃脱太子少傅费无忌的算计,落得与儿子伍尚被杀结局,正直与奸佞较量,正直惨败。俗语讲:"小人得志便猖狂",费无忌嫉贤妒能,陷害伍奢后又搬弄事非,提前安排设置伯卻宛要杀囊瓦的假象,借囊瓦之手杀死贤臣伯卻宛。“多行不义必自毙”费无忌作恶多端,终得恶报,在楚人此起彼伏的声讨中,囊瓦杀死费无忌,并灭其家族。如今,顺着历史发展进度来看,费无忌即便没被囊瓦杀死,也难逃伍子胥之手。
伍子胥忍着父亲哥哥被杀的仇恨,隐忍前行,本想依靠太子建起事复仇,但太子建恩将仇报,目光短浅,不感恩逃亡时郑国善待之情,反而做了晋国攻打郑国的内应,后被郑定公处死。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逃往吴国,一路追兵不断,突遇大江阻挡,这时有渔翁主动撑船过来,将其渡过江,逃过追兵。伍子胥为报答渔翁,送上价值百金的宝剑,渔翁不接受,说:“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从渔翁言辞可以看出他对伍奢家族的敬重,世人眼睛是雪亮的,贤良奸佞看得一清二楚。渔翁不贪财,知大义,救人之困,古道热肠,古今有之。
伍之胥入吴国,沿街乞讨,虽身陷困顿,但头脑清醒,时刻没有忘记复仇。后通过公子光求见到吴王,被说服吴王派公子光伐楚,获胜后再劝吴王用兵,公子光借伍子胥想报私为借口,不肯出兵。伍子胥是个有远见的聪明人,看出公子光想取代吴王僚自称王的野心,为达目的,主动向公子光进献了杀手专诸,自己离开朝堂退隐山野。公子光命专诸杀死吴王僚,得势后自立为王,这就是在历史上的吴王阖庐。伍子胥重新被重用,终破楚,掘楚平王墓并鞭死三百,虽报了大仇,解了心头之恨,但此举,有悖常理惹得天怒人怨。
历朝历代,为国守忠的人数不胜数,其中申包胥,绝对算得上一个。为救楚国,主动向秦国求助,见秦王不为所动,便站在秦国的朝廷上,痛哭七天七夜,哭出血泪,最终感动了秦哀公,同意出兵救援楚国。伍子胥与申包胥相比,则少了家国情怀,虽为楚国旧臣,但为报家仇,让整个楚国陷入生灵涂炭之中。就连“死者为大”的俗约也不放在眼里,掘墓鞭尸,内外都失去人心。
针对吴越战争,伍子胥虽深谋远虑,屡劝吴王夫差先灭越国以除后患,但吴王夫差在内奸太宰伯嚭幻惑下,弃儿不用。太宰伯嚭被越王重金收买,死心塌地为越国服务,通过谗言,借吴王之手,使伍子胥自杀而亡。伍子胥一世英明,智谋超人,终究还是死在了小人之手。越王勾践占领吴国后,以不忠其君,收受重金叛国为由诛杀伯嚭,叛徒终究没落下好下场。
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或许受伍子胥言传身教的影响,秉性如伍子胥,为报父仇一心想攻打郑国。楚国令尹子西虽同意白公胜攻打郑国,但郑国在受到晋国攻打时向楚国求援,为国家整体利益考虑,令尹子西出兵解了郑国之困,并与郑国订立了盟约。此事彻底激怒白公胜,子西成为其最大敌人,后与属下石乞在朝廷上将令尹子西杀死。白公胜在叶公的围攻下战败,逃入山林自杀。作为白公胜的随从小人物石乞,在面对死亡时,则表现出“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面对叶公以死亡相逼,石乞言:“事成为卿,不成而亨,固其职也。”小人物也是有自己的坚守与志向,相比太宰伯嚭,石乞要高尚的多。
孔子《论语》不记春秋劣迹霸主及伍子胥,这些人行为与儒家倡导的仁义相去太远有关。《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朝堂倾轧,小人多一时得势,得势便猖狂,突破做人底线,到头落得尸首两处。即便有远见,志勇双全的人,如太过偏执,如伍子胥,白公胜最终也难独善其身,落个悲惨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