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将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的情况了。其实两者除了名称相差一个字外,其余的完全不一样。
脚气就是“传说中”的脚气,又称香港脚;而脚气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但很多人会把它和脚气混为一谈,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患病原因和一种维生素息息相关,可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过这种病,可以说这是一个脚气病蔓延的社会。
脚气和脚气病常常被混淆在一起,这是中文特有的。因为英语的这两个病名一点相似也没有,脚气叫Athlete's foot,运动员脚,医学名叫tinea pedis,而脚气病则叫Beriberi。看,一点关系也没有。
脚气是一种表皮的真菌感染,常常发生在脚趾间,典型的表现就是痒,奇痒无比,脱皮。由于这种真菌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在潮湿的地方,如果光着脚,就可能染上真菌,爱出汗的汗脚就很容易滋长真菌,导致脚气。
这就是为什么英语叫运动员脚,而广东话叫香港脚的原因。脚气诊断起来不困难,通常都不需要看医生,自己都能知道是不是脚气。
脚气病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脚气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一个系统疾病的总称。Beriberi这个词据说来自斯里兰卡的僧伽罗语,原意是弱弱,或者不能不能,指的是患病后全身虚弱的表现。至于为何中文叫做脚气病,查了文献,似乎也没有定论。
所以脚气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跟脚气完全两回事。脚气病分三种。一种叫干脚气病,一种是湿脚气病,还有一种是婴儿脚气病。
干脚气病因为外周神经受损,导致肢体萎缩,部分瘫痪。主要表现为走路困难,手脚感觉异常,感觉丧失,或者麻痒,脚上的跟腱反射消失,下肢无力,甚至瘫痪,有些人还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周身疼痛。
湿脚气病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所以有时是致命的,因为可能导致心衰。主要表现有心跳过快,血管扩张导致下肢水肿,甚至低容量性心衰,颈静脉压增高,呼吸困难,等等心血管的症状。
婴儿脚气病主要是因为母亲缺乏维生素B1造成的。常见于出生2-5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低,呕吐,腹泻,有时惊厥,苍白水肿,烦躁,心跳过快,严重的甚至呼吸困难,在症状出现1-2天时突然死亡。
脚气病又称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是维持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参与人体的能量特别是糖的代谢。
人体缺乏维生素B1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主食过于精细,长期食用精米、精面;其次,吸收不良综合征或饮酒过多可抑制维生素B1的吸收;此外,妊娠、重体力劳动、长期腹泻等也可使维生素B1需要量增加。
既然缺维生素B1,那就补嘛。可以口服,紧急情况下,如酗酒的,需要静脉注射,所以维生素B1是急诊室最常备药物之一。通常注射后数小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
平时在食物中多加入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种类,比如全麦面包,猪肉,酵母制品。瓜子,糙米,花菜,西红柿,橙子,鸡蛋也含有很多维生素B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