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山专题推文存文库
读《老残游记·第二回》

读《老残游记·第二回》

作者: 晓晓的心愿 | 来源:发表于2023-05-24 00:24 被阅读0次

从《老残游记》第二回的小标题“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上看,顾名思义,就是这一回写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游览观光——写景,另一件事是看美人听曲——写人写事。

这里还要书接上回,前面写得如此热闹,却原来是场大梦,看似与主题没啥关系。我想,必须把整篇小说读完以后才能见分晓,说不定是作者故意埋下伏笔,用一场梦来预示着什么。无论如何,这场梦描写的足够精彩,可以给我们写作时带来启迪。

第二回依旧精彩。先写架一叶扁舟,划至历下亭,没什么意思,又到铁公祠。其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对于熟悉济南这座城市的人,应该不会陌生的。

前半部分,描写了很多景色,千佛山,水仙祠,一直到鹊华桥,才把下面听书的事引出来。

前半部分的写景,完全可以说就是一篇上佳的游记,作者不喜欢的地方一语带过,喜欢的景色浓墨重彩,有远有近,有粗有细,有详有略。读着读着,自然而然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面也有伏笔,“如此佳景,为何没有甚么游人?”不但如此,用景区的冷清,还衬托出后面的极尽热闹。

后半部分比之前更要精彩,读过以后,让我似乎在戏园里无法走出来,完全沉浸在说鼓书里不能自拔。很长时间,猛然想起了上学时学过的课文《口技》,如出一辙,对场景的描写就是出类拔萃。比如“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而《口技》里也有,“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大段的描写,无法全部引用,第二回中写人写景写事,达到了巅峰,写得高潮迭起,看得心潮澎湃,

我在读《老残游记》之前,也做了功课,查了许多资料,看了很多名家的评论。我们没有什么文学底蕴,自然也不会站在很高的角度来读这本小说。只是从中能够学得一二,非常小小的一点营养,也就知足了。

《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著名谴责小说,许子东说,它们都有 两个基本规律,第一,主人公都是三种人,官员、民众,知识分子读书人。第二,它们的主要故事,都是民众被官员压迫欺负,读书人的记录同情愤怒,却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在读的时候,尽量不去往谴责上去想,只是单纯地学习刘鹗写人写景的手法。深入思考后,对自己提高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据说,刘鹗是学数学的,会医术,治理过黄河。他写这部小说,只是为了替他的兄弟还债。谁能想到,这部《老残游记》,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学名著了。

只是读了《老残游记》的一小部分,已经让我爱不释手了,虽然还没有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已经下定了决心,每周读一回,每次写一篇读后感。

相关文章

  • 偶忆济南

    今日在读清朝刘鹗写的《老残游记》,一开头,老残就游历山东,第二回就去了济南府,这一回的回目是“历山山下古帝...

  • 笔记·《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刘鹗 37个笔记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想起大观园宝玉题的“绕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

  • 读《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写的是一个被人称作老残的走方郎中的游历和见闻。他关心国家命运,是非分明,侠肝义肠,同时也反映了清末的社...

  • 读《老残游记》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姓铁名英号补残的江湖郎中游历各地的所见所闻,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大家因为他人品不错,常以“老残”相称...

  • 读《老残游记》

    这两天看完了《老残游记》,终于知道这本书是写的什么内容了。以前读书的时候知道这本书名,感觉很神秘,一直想看看,只是...

  • 读《老残游记》

    知道老残游记,不得不提上学时候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黑妞白妞唱戏章节,当时就很受这段故事所吸引,总想找个时机来把整本书来...

  • 读《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

  • 读《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并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这就是我在拜读之前对此书的...

  • 何处是真的自由——读《老残游记》

    除了《红楼梦》,《老残游记》是我读的第一本清朝小说。我还记得,中学的语文课本里节选了《老残游记》的一段描写,是关于...

  • 读老残游记有感

    这个月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老残游记,简短发表一下感想。 作为清末的小说,文字虽仍用文言文,但整体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残游记·第二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bx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