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摔跤吧!爸爸》在各大院线上映,我无缘观看。各大公号发布的影评我却看了不少,确定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好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4159/be61787462ed74d1.png)
终于我等到了它在各大网站的公开上映。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在7月8号的晚上,也就是昨天晚上,我和老公在卸下一天的疲惫之后,静下心来欣赏这部良心之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4159/3b3747534a45ae6b.png)
初识阿米尔·汗,是在2013年主演的“幻影车神:魔盗激情”中,他饰演反派英雄萨伊尔,那勾人心魄的眼神让已成人妇的我依然春心荡漾,帅毙了!
再次遇见有点难以接受,阿米尔·汗老了,肚子上的救生圈让我不忍直视,从之前心目中的男神一下子滑落到大叔行列。
虽然知道这是他为塑造角色所作的牺牲,但心里不免还是有些小伤感。而演技却是一如既往的好,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
影片的大概介绍了由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马哈维亚曾经是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的他,期待老婆能生一个儿子来继承衣钵,实现他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但事与愿违,生了四胎,都是女儿,这让马哈维亚的愿望彻底破灭。
在一次两个女儿与邻家男孩打架的事件中,马哈维亚发现了女儿身上所继承下来的摔跤天赋,于是不顾老婆及邻里的反对,以一年之限来训练自己的两个女儿。
其间充满了妻子,邻里甚至女儿们对他的误解,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好在女儿们最终从内心深处爱上摔跤,从而在父亲的支持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走上世界冠军的舞台。
看了很多影评,大家把着眼点几乎全部放在马哈维亚的教育观念上。很系统的分析了在当时印度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虎爸这种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特点的意义。
与我,在看完整部影片后,印象最深的是大女儿吉塔在脱离父亲的管束,首战失利后,他的教练对她说的那几句话:吉塔,别灰心,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你发挥的也不错,只是没有赢而已,只能说有些人注定与世界冠军无缘。
这让吉塔彻底的对冠军失去信心,对自己产生质疑。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4159/affaa9b57eeb4baf.png)
也许教练的出发点是安慰她,但这种毁灭性的安慰让吉塔对胜利失去了信心,对自己也产生质疑。
如果没有父亲或者因为之前她对父亲的伤害被父亲彻底放弃的话,她应该从此之后再也不会站到摔跤场,今生认定自己就是注定与世界冠军无缘的那一个。一个摔跤天才就此陨落。
好在父亲没有放弃她。在女儿心灰意冷之时,吉塔父亲站出来鼓励女儿:你可以的。然后对吉塔的训练提出符合她的训练意见,身体力行的践行这一计划。这让吉塔重燃斗志。
吉塔教练的安慰与其说是一种对失利者的宽慰,倒不如说是对失败者的否定。他不了解吉塔,在训练中,他注重的是技巧的运用而忽视了强度训练的必要以及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摔跤的比拼到了高级阶段,在技术上是不分伯仲的,最重要的是了解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抓住对方的弱点,出奇制胜。
吉塔的父亲不但对女儿予以鼓励,更设身处地的为女儿的出战出谋划策。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给吉塔提供的战略规划是父亲逐个分析了对手的作战特点后得出的最佳方案。
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女儿。在教练为了保住奖牌持有量,将吉塔的重量级别下降到51公斤时,父亲第一个提出反对,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一定能胜任55公斤级的比拼。
父亲的支持不是盲目的,他所有自信的来源是在长期对女儿的培养中获得的。他坚信他所了解到的一切,更相信自己的女儿。
看到这里,我想到我的中学老师。在教职工和校领导眼里他是位优秀的班主任,他所教的毕业班每年的升学率都很高。但有一点却和吉塔的教练十分相似。为了保证升学率,获得更多的荣誉和现金奖励,在最后的升学关头,他会挨个把学生的家长请来做动员,让其放弃高中而选择中专,很多有希望考到高中进一步深造的同学,因为他对家长的动员被迫放弃了高中而选择报考中专。家长的疑惑就是:如果你学习好,老师为什么会让你报考中专呢?抵制的同学也有,但面对家长的质疑很多都败下阵来。
我不否认中专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但对于没读过高中基础知识的人,走入社会后想在本专业继续深造,难度加大了很多。他们不得不重新拿起高中的数学课本来慢慢咀嚼,自学的难度好比登天。
在比赛最后关头,父亲因为教练的公报私仇被锁起来不能观看女儿的最后决战。
吉塔在危机时刻脑子里迸发出的是父亲平时的言传身教:我不可能伴随你一生,未来的路需要你自己走。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4159/e78959fcbb27772e.png)
他想起父亲平日里的教诲,为女权解放而战,为国家荣誉而战。
是信仰的力量促使她最终将几乎不可能的高难度动作5分收入囊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对大多数人来讲,努力了也许最终只是放出了一个屁,但也有可能是创造一个奇迹。
教育永远只负责把你领进门,修行还需靠自己。
吉塔来到体育学院后,留起了长发,学会了好多之前没接触的娱乐项目,她所在的环境里的人都是这样,这让她产生错觉,以为父亲之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在这里很轻松,不需要辛苦的锻炼也可以打败身边的对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4159/4ecb73eadbf69616.png)
但她没意识到,她真正的对手不是身边这群平庸之辈,她有更高的舞台需要攀登,更大的成功需要坚持,而想要登上这个国际舞台,拿到世界冠军,光靠天分是不够的,还需要加上十二分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
终于在父亲的指导和有效的训练下,天才吉塔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登上国际舞台,为印度赢得一枚金牌。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容易发现,同在一个教室中的我们成绩却参差不齐。同一个老师言传身教,同一种学习环境,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却有不同的结果。
我不想去否认个人在遗传上的差异,但即使是有天分的学生,他的好成绩也是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换来的。
尤其到了大学你会发现,越顶级的大学,学习气氛越好。为什么?因为周边都是很优秀的人才,论智商几乎没多大区别,想要成功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整部影片传递着一种正能量,但它并不是倡导所有人在子女的教育中效仿马哈维亚的教育方式,而是提醒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更多的参与到他们的成长中,与他们共进退。
还要用心观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天赋和特点,结合孩子的不同个性来教育。
教育孩子不是套用公式那么简单。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只要家长朋友们在孩子们身上多用点心,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成长,经常会遭遇迷惘,这就需要家长时刻准备做他们的指路明灯,在他们不知所措之时为他们出谋划策。
在人生追求上为他们建立一种信仰树立一个方向。即使他们遭遇失败,永远也不要轻言放弃!
教育可塑造一个奇才,也可轻而易举毁灭一个天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