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S2 ,主题:校园生活。
暑假回家,在家待了3天,就逢生理期驾到。穿得一身邋遢的我,在凉席上疼得打滚,再加上重庆般火热的天气,汗如雨下。
这种疼痛实在难以忍受,我从凉席的这头翻到那头,仍无济于事。最后索性将肚子捂住,死死地躺在那里,咬牙受痛,母亲在一边看着我,焦急地不行,连忙的说:“我下去给你烧开水,烧开水。”
40度的高温,母亲下楼点火,加柴,烧开水,当我看见水端上来的时候,母亲脸上到处都是汗水。滚烫的水,母亲把满是老茧的手伸进去,一会儿又拿出来,一会又伸进去,反复几次才把帕子拧干,给我捂在冰冷的小腹上。
当温热的帕子捂在肚子上时,我哇地一声大哭了出来,脑海里浮现自己往昔在校园的光景,心酸;而回家后的温暖让自己如此,心暖。
我是如何将自己的身体“作践”成这样的呢?
大学里无数个熬夜,让我的身体越来越虚。
大学里无数个“求之不得”让我脾气暴躁,喜怒无常。
大学里无数个事物堆积让我焦急暴躁。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那么高强度的学习,我也从来不会“姨妈”痛。我以前总听老师说,到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而到了大学的我似乎并不是这样。
当我自己领着行李箱,扛着背包第一次来到我所就读的学校的时候,我被她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了——她实在太大了,那会儿我拖着行李一个人要走半个小时才能走到要居住的寝室,光是报名、体检就花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办完。
而我带着雄心壮志,开始走向我的大学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两个社团,入了学生会,还参加了学校的教学官理委员会,负责搜集同学们对学校的教学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学院的迎新晚会我和寝室的小伙伴去跳了舞,一脸就是一、两个月,每天晚上九点准时:不练不散;参加了许多公益比赛,以及中文、英文地演讲比赛。
外加担任学院地资助助理——这个差事实在太耗时间和力气:学院新近的几百号人上交的贫困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有无伤残情况,致贫原因,我需要一个一个地了解、分类,最后成立贫困评定小组,到每个班上对贫困同学进行贫困等级评定。
直到后来协助学院建立贫困生库以及助学金的发放,这个活儿我从军训干到了一学期完,连班上竞选班委的时候,我都不敢去竞选三大重要职务——因为自己实在太忙了。
为了做完这些活儿,还有自己所修的十六门专业课程,当室友都在寝室午休的时候,我在加班;当室友周末在逛街的时候,我在加班;当时室友晚上休息了的时候,我还在加班,一直加到凌晨2、3点。
而缺少与新室友们的沟通和接触,也让我成为我们寝室最不受欢迎的人:她们不与我坐在一起,不与我走在一起,不和我说话。很多次上课,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坐教室的前面,而她们则坐在我的后面。
对于刚进学校的我,这无疑对我来说是个莫大的挑战。虽然我知道自己有很大的不足,她们也不是故意这样,但自己的内心还是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而我只能隐忍,将所有地压力都扛在自己的内心中。
大一的那个国庆节,也许是因为很想念家人,周围的同学都回家了。而我还在办公室里加班,第二个晚上加到了十点,我一个人冷清地坐在办公室,听到床边树叶被风吹响的“沙沙”声,在办公室里大哭起来。
我也不敢给父母打电话,我说过的,我一定会很强大。父母生我,在农村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还供我上大学,我一定要为辛劳的父母争口气。
而在伤心之后,我又开始了系列的兼职,为着自己的生活费而发愁。
的确,那学年,我咬牙坚持下来了。并且专业成绩排在班上前几,所负责的项目一一结题,成为了学生会部门的副部长,参加“健康杯”、“公益大赛”比赛进入了决赛,以及获得“优秀学生”等等称号......
但也在那年,从未生过大病的我,开始经常往医院跑,光花在医院的药费钱就已上千,各种检查也纷至沓来。第二学期末,我发现自己脸色蜡黄、暗淡,仿佛老了好几岁,体重一下子从120斤变成了108,月经也开始紊乱,来时全身冒的冷汗就足以将衣被浸湿,更痛得自己难以下床。
所有的这些我都不敢对父母说,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在这样过着。
如果所有的磨练都只是开端,那么中间就一定意味着转变。
大二前的那个暑假,我开始反思。大一学年,我东奔西跑,各种尝试,自己对大学生活仍旧焦虑和迷茫。我知道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不足,自己的生活方式必须调整。于是我做出规划:要好好调整自己与室友、与同学的关系;要好好调整自己的身体;要努力尝试,探索自己所喜欢的发展方向。
是的,如我所说的那样,这一学年我真的照做了。我辞掉了最为费时的资助工作,尽管那时老师说:“现在贫困生库已经建立好了,人员也基本稳定,以后的事情会很少”。
但我还是毅然选择了离开,那晚我写到:如果说刚开始的付出有多大,只把它当作是一种尝试。当你努力地完成后,如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留在这里,那么再好的改变都请你不要动心。
大二学年,我把自己的精力大部分投入到学习上,参加了四五个项目,其中主要负责了两个项目。虽然都不大,但是足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和锻炼自己;各种比赛上也还是会有我的身影,但我会选择性的参加自己喜欢的比赛,结果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告诉自己:专心准备的这个过程才是更为重要的。
我还是为着我的生活费做着兼职,这也消耗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在生活方面,我开始看中医方面的书籍,打算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而这一切的本源都在向我展示“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的重要性。
大二下学期到大三,这个学期的转变对我来说实为巨大。我开始不再那么表现得“功利”,我开始将心态变得柔和,不再那么具有攻击性——你要知道,当你处在竞争状态时,你往往会表现的很具有攻击性,尽管你自己不自知。
这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和交际,我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你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的诸多要求,只不过是因为你太争强好胜了。我告诉自己:你要要求少一点,做得多一点,不要自私,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你的所有要求都是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你对自己,对环境,对周围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也正因为我的改变,我和室友的关系开始有着微妙的改变,从开始的不相容改变到我们可以一起去爬山,可以在寝室里卧谈风生。我也终于有一两个知交的朋友,在这陌生的城市里,终于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就这样,我继续书写我的大三生活。大三时,我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具体的发展规划。但心中似乎已有已由大致的方向: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可是又因为自己本科不是临床专业,自己无法跨越这个鸿沟。于是我决定学习心理学,预期以后成为一名心理医生。
于是在大三的时候,我苦苦“哀求”负责第二学位的老师,求她能收我学习心理学。就这样,在我多翻请求下,她同意收我。大三整个学年,我开启了一路狂学的模式,一学期要上二十几门课,还在做项目,写论文,光是一篇论文写完还要修改几十遍......那段时间自己逼不得已又开始了熬夜。
唯有越过崎岖,方能见平坦乔布斯在哈佛大学上的演讲说过自己很幸运,很早就发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一生坚持。我却还没有找到自己所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只能拼命尝试。毕竟只有自己去尝试了,才能不负青春。
大三下学期,我决定考研,于是几个专业一起学,每天早上4点半,晚上将近12点才睡。我终于“一瘸一拐”地走完了这个学期。
而今,所有的心酸涌上心头,看到母亲渐渐衰老的面庞,我号啕大哭。我没与母亲说过我的大学生活,我只是告诉他们我在学校很好,哪怕手里还端着碗药。
等到我的哭声渐小,母亲让我睡一会儿,我看着母亲,她温柔的眼光让我感到很温暖、很安全,疼痛也慢慢减半。
在外面,也有人称我为“学霸”,因为我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这让我备受关注。而我也自知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所以一路奋斗,不顾回头。
可是到了大学,这样功利的角逐让我的内心越来越焦躁不安,我想要的越多,我的方向越迷茫。我不与父母交流,甚至觉得我的父母也是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我的,这让我很长时间不愿主动联系自己的父母。我知道,在自己看似建议的外表下,藏的只是一颗瘦弱,孤寂,漂泊的内心。
几番挣扎,好在我终于迷途知返,主动将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告诉自己的家人。她们宽容我,鼓励我,告诉我:“无论你成功与否,我们只希望你每天过得快乐。”我猛然醒悟:在父母眼里,你再强大,你再弱小,你再衰老,你再幼小,对他们而言,你都是他们的女儿,仅此而已。
他们不会因为你不成功就不爱你,不会因为你成功就加倍的爱你,因为他们对你的爱时时刻刻都是足足的,就像从不掺假的真金,给的永远是自己最多的。
我终于能够从伪学霸慢慢地找到真学霸的感觉了:那些优秀的人执着于对真理的追求,感恩于父母对生命的馈赠与无私的付出。他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坚持不懈,孜孜不倦,他们的每一秒都在书写生命的赞礼。
那天,我决心做出改变,并在记事本里写到:你从充满荆棘的世界中走来,不待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你的脚下早已步步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