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同事A开了房间发到微信群邀请有男同事一起打牌,同事B回绝,因为他在陪孩子写作业。
临走前同事B又唠叨了一句:唉,天天这日子我要疯了,真想把我女儿揍一顿,太皮了。
面对孩子只知道看电视就是不想做作业的情况,家长们好言提醒一两次,如果还没效果,好多家长就开始大喊甚至动起手来。
尤其最近疫情原因孩子们只能在家里由家长陪着自学,这种情况更甚。
那么惩罚动粗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真的正确吗?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说使用强制力的父母是希望通过挨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感到懊悔并且改变行为。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往往加强了孩子的敌意和抵触心理,适得其反不说,关系还更加疏远。
即使有些孩子迫于“淫威”屈从了,去做父母希望做的事情,然而父母是希望孩子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做这些事情呢?在外在压迫孩子能够真心热爱上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吗?
另外惩罚孩子只会让孩子意识到暴力、惩罚可以解决问题,等他长大了,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欺负弱小,如果不及时引导,甚至会成为《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那个纵火烧校园的孩子。
好多对妻子施暴的丈夫事后反悔时,经常会说:不好意思,我当时没控制住我自己,我小时候就是被父母这般对待的。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进行惩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给孩子带来终身影响。
那么除了惩罚,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教育孩子呢?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和几个同事讨论过,同事C愤愤然:别扯这些没用的了,就我家那儿子,即使你天天看着他,他也能做到一小时就写两三题。
然而陶行知先生却只用4颗糖就轻松解决了问题。
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已经在等他了,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
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了,我的糖也打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虽然这个故事讲的是陶行知教育学生的故事,学生对老师有天然的敬畏感,这个故事依然给我们启发:
教育孩子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而应平心静气地使用非暴力沟通,通过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骤合理沟通。
“儿子你怎么又在玩手机?你到底要不要好了?快去写作业!”
“儿子,我看到你今天上午已经玩了一小时游戏了,我有点失望,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个爱学习、有时间观念的人,现在请你关了手机去书房写作业好吗?”
如果你是孩子,你更愿意听哪句话呢?
老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育儿方面这个观念同样适合。鼓励引导孩子就是良言,惩罚就是恶语。
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个快乐的童年,也希望每个父母都可以轻松养育出优秀的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