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星期在每天整理一点点物品,从书桌到茶桌,从沙发到柜子,从厨房到阳台……发现有太多太多不需要的物品,买了很多重复的东西,经常找不到东西不记得放哪了,然后又买,循环往复……
反思一:有时候回来总是找手机,手机放哪了,经常重复这个动作。有时候在包里,有时候在沙发上,书桌,茶桌……很费时间找。
调整:手机充电宝放固定的位置。
反思二:面膜很多重复购买,洗护用品,指甲剪……
调整:昨天把洗漱台整理,把平常不用的装到箱子里,保留每天用的在台面上感觉很舒服,简简单单,如果需要用到的,再到箱子里拿出来。
反思三:少刷短视频,一刷视频,时间就溜走了,啥也做不了。
调整:固定时间完成该做的事,奖励刷视频时间。
反思四:最近晚睡太严重,白天容易犯困。
调整:先完成运动,写作,阅读,笔记,整理…要事优先,太晚犯困。
每天需要用到的物品并不多,在整理物理空间的时候,也在清理整理内心的空间。更喜欢简单,素简,禅意的空间,越简单越高级,越简单越快乐。
今天整理了电视墙,只放需要用到的物品,不需要的清理,有用的收纳起来,桌面只放每天用的感觉清清爽爽。
想起很多次搬家,很多物品从A-B,再次搬家还是A-C,断舍离做减法是非常需要的,太拥挤的空间,心也会变得焦虑。
吃得健康,用的简单一点,居住的空间素简禅意,人也会简单一点,东西好找,空间也充分利用。物尽其用,如果物品在空间里不用,即是对物品的不尊重和浪费,也会占用物理的空间和心灵的空间,对磁场也有影响。轻盈上阵,灵动鲜活,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更需要的地方。从繁琐的物品里解放出来。
下一步准备清理手机的信息,又是一个大工程。相册,通讯录,订阅号,群……一天一点,慢慢来……
感受到减法生活带来的治愈,简约是一种智慧,很多时候做加法,而做减法的过程会不断地思考,这是需要的吗?取或舍,不仅是物品空间的断舍离,也是内心空间的大清理,人是环境的产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就从身边的空间整理开始吧,当你去体验,去做的时候,会有很多微妙的惊喜来到你。
想,都是问题。做,是答案。Just do i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