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藏拙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上海博物馆里王世襄旧藏的两件黄花梨无束腰方凳

上海博物馆里王世襄旧藏的两件黄花梨无束腰方凳

作者: 袭明制器郝增涛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1:09 被阅读29次

    每次去上海博物馆,都会特别留意一件无束腰直足直枨凳子。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详细介绍过它。还把它与另一件小黄花梨无束腰直足直枨小方凳放一起做了介绍。我觉得把它们放在一起更显“人情味儿”。怎么这么说呢?先埋个伏笔,等看完这两件凳子再详解。

    无束腰直足直枨小方凳

    凳子黄花梨制。尺寸:28厘米见方,高度为26厘米。它为典型无束腰制式,凳面攒边打槽平镶装板,边抹做素混面,凳面下有牙板,四足间装直枨管脚枨。凳子虽小,从用材和工艺上,一点儿也不含糊。边抹、腿足、牙板、管脚枨用材粗硕, 尽显淳朴格调。

    无束腰直足直枨长方凳

    凳子黄花梨制。尺寸:长51.5厘米;宽41厘米;高51厘米。边抹素混面加边线,素牙子其边线,牙头有小委角。足材外圆内方起边线。 管脚枨为直枨,正面一根,侧面两根。凳子面原来为细藤软屉,惜早已破损,后原式重穿藤屉,只是藤工较之前粗。

    这两件家具原是被王世襄先生收藏,在王老撰写《古典家具研究》中,被详细解读过。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在他的《明式家具珍赏》中,给这两件凳子的合影(图11)有做了解说:“从合影可见大小相去悬殊,但神韵极为一致”。

    王老说的神韵,就是当你用心去看的时候,能感受到的人才有的气质,比如:娇憨、稚趣、或素雅、雍容等。家具就是个物件,我们赋予它们人的气息,也是为我们在生活中与它们朝夕相伴,它们的形制样貌与状况都是为愉悦我们的身心。

    无论是何种形式,凳子被如此冠名是因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蹬”。 床凳之凳,晋已有此器。――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无束腰直足直枨小方凳主要是用于内室,只需悦己便可。它拙朴简单,但圆润厚重可爱,或蹬或坐皆可。

    这个无束腰直足直枨长方凳则主要是用在书房或厅堂。我们可以从上海博物馆的还原书房布置中看到此原物。中国古代书房是古代中国居宅基本配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供人读书作画、会友或小憩的场所。房内家具陈设一是供偃卧之用,有床榻、柜橱、衣架等;二是以画案、书架、椅凳、文房用具组合的读书写作环境。里面的家具配置,除悦己外,还要悦人。所以从材质到工艺上都要符合主人的气质。它们肩负着主人的“面子工程”。

    据此,我们再看这无束腰直足直枨长方凳,它在边抹、牙子、腿足上都稍采用了一点加边、起线的装饰,以彼此呼应,非常和谐。王世襄先生对此评价:“它如同某些乐曲似的,虽在基调上加了几个装饰音,而骨格俱在,丝毫也没有减弱缘由的纯朴风格”。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难怪这两个凳子放在一起如此和谐,是它们的内在明式家具的风格相同,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淳朴,素雅,稍加粉黛,便是母亲。而拙朴、娇憨、稚趣的宛若稚儿。母子同源同根,大小表现手法略有不同,故而如此和谐。

    《髹饰录 乾集》开篇说:“凡工人之作为器物,犹天地之造化。所以有圣者有神者,皆以工以法,故良工利其器。 然而利器如四时,美材如五行。四时行、五行全而物生焉”。黄氏认为,天地能生万物,工人做器亦是如此,工人娴熟的技艺与材的完美结合,才能制作出精美的家具,这也就是明式家具的魅力之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博物馆里王世襄旧藏的两件黄花梨无束腰方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m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