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看焦典的小说

读《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看焦典的小说

作者: 梦里依稀风铃 | 来源:发表于2024-04-19 23:46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你摸到风就会飞起来,天空允许,一切可能。

一位出生96年的女生,实在想象不出能写出怎样厚重又奇幻的小说集,以至于让莫言千字作序,余华倾力推荐,还有其它的只要一看名字都熟知的国内一流的作家,对小说的不吝赞赏。

就这样,知道了“焦典”,真的猛一听,我立想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或者是装满学问的大词典。总之,怎样都没法跟一个年轻的姑娘联系在一起。

也许,这就是现在的女性作家,很自我和随性的一面吧。不随你所想的套路去走。

这时,只能去读作品才有发言权。 不管它是盛赞还是冷落。

书名叫《孔雀菩提》,“孔雀”,云南里最灵性的动物,“菩提”,佛教里颇浓意味的象征。两个一起,四字连接,作为文字充满想象。

书中十一篇云南的雨林故事,这是焦典的首部小说集,一位新晋96后作家。

序中第一句“ 焦点的小说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这句太笼统了,索性跳过,从第一篇开始,像推开一扇门。

从《木兰舟》读到第四篇《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止住了,感动又喜欢,竟然流了泪,又看了最后一篇的《黄牛皮卡》。

《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啧叹作者的功力,不负虚名,读出焦典小说的特色和精彩,很有嚼劲。

故事讲述的独特

书中讲了不同女性,这篇也不例外。现实中很苦涩和悲凉的一面,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孑然一身,活的很潦草、浑噩,因为她唯一的女儿童童死了,丈夫离开家出了国,不见踪影,自己没有工作(买断了工龄)、贫穷、孤独,绝望。 她忘不掉女儿,开始不了一段新生活。作为母亲的那种失去女儿的痛苦状态,走不出时,人是很失重的。 其实,这样的人设经历,我们并不陌生。如果按一条故事线编织来龙去脉地写下去,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声泪俱下的悲情故事。

可是作者没有这样写,而是把女人状态中间断的闪回,用一些只言片语,让你读着慢慢穿连起女主身上的事情。 她经历过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而且,作者把女人生活状态的细节,描写的精彩和神似。女人每天的生活就是游荡于各个茶牌室,打麻将还总是输钱,得过且过,虽生犹死般,什么都无所谓了。

但这些沉重的东西,失去、死亡、生活之苦,其中又夹有神奇而不一样的东西,到了结尾,很活有了亮色。

小说以这样的布局和叙述方式,让我读的耳目一新。

语言的陌生化处理

小说开始的第一句,精炼简洁。没有任何修饰:

“倒春寒。雪。大地一片污糟糟。”  瞬时切入一个正在打麻将的场景  “桌子下面,四个人的鞋都脏……”

有诗的节奏感

还有,把说话写成 “啧一声”  ,

“冒烟。尖叫。耳朵嗡嗡闪金星”

“他还用某种有漂亮羽毛的两脚禽类的名字骂我”

下面这段描写大象的行句太惊艳,我甚至认为焦典小说里作为想象力飘起的部分:

“真正的大象应该非常轻盈,每一阵风惊起的波纹都会引起警觉,不是相当谨慎和聪明的人将根本找不到它的踪迹。它们像蒲公英一样,耳朵一扇就可以飞到树上,飞到云上,飞到月亮上…… ”

讲男女对婚姻家庭和有了孩子后的不同,辛辣触目极富张力:

“他的确悲痛,但那里边还有包裹着颗嫩绿胚芽,生机勃勃得令人愤怒。虽然很小,但随时可以呼吸着新鲜空气再次扎根,长出另一个老婆,另一个女儿另一种生活。而我不行。撕裂、缝合,众人目光下像牲口一样袒露,失眠、流恶露、喂奶一次次被咬破的乳头,它们煮着我,熬着我,腌着我,把我变成一罐皱巴巴苦哈哈的老酸菜。”

“ 真是活该。每个人都会去撞南墙,知道最后会头破血流也没用。只要有那道墙在,人就会撞上去。不过或许这就是乏味生活仅有的激情了”  这已经不是陌生话语言的范畴了,要知道这哲理性的体验戳中了多少普通人的心尖?

不能再举例了,焦典的文字语序颠倒,经常省略主语的“我”,阅读中能产生新奇的美感,明明是个很惨的现状,女人后面因做老千遭暴力血腥殴打差点没命,人却读出了温暖和感动。

猜测焦典写过诗,后来被证实,她曾师从欧阳江河,国内到底有多少诗人转为写小说和散文呢?我一想还蛮多。

与魔幻现实主义媲美的中国神化

如今知道,特定的场景切入,心理描写,间断地闪回,睹物睹人的回忆,第一人称的叙述代入,女人的困境就这样被一点点突出,仿佛她五十年间的苦不堪言的人生经历。

莫言说焦典的小说根植沃土,又仰望星空。确实如此。现实的困境实实在在地写下去,人能够承受得了吗? 生命里每个阶段都得有活下去的理由,活下去的希望。这种温柔的抚慰需借由作家之手去点化,焦㤟就做到了。

我们都知道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流派 一一 魔幻现实主义,厉害的就是拉美作家马尔克斯。 此后魔幻现实主义的这种写法渗透到了很多后世作家的作品中。

但焦典能借鉴,再创造出本土化的神奇文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化成了一个小孩,自称“牧童”,而题目《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很飘逸和灵动。结尾丶真相,牧童的身份和名字出来后让人恍然大悟。

“ 我拉住她的小胳膊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 她说她叫句芒。我很诧异。我知道的句芒画在书里,一个年轻男子的模样。”  这个“句芒”,就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里的木神(春神)。

补充点神话史,句芒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传说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可以见到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这种中国文学作品里古典的审美,延续在小说里,却并没有觉得突兀和生硬,自然而然地出现和发生,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云南的浓郁特色以及幻异文化,散布此书,幻就是幻想,异就是奇异。我想,这跟焦典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山海经》、中国志怪小说等有因果关联吧。

好玩的是这个自称“神仙”的皮小孩,被焦典写的就像个农村留守儿童、丝毫没有引起女人的怀疑,她最初可怜他也是母爱的天性,想到自己夭折的女儿。所以会给他方便面、煮鸡蛋挂面,喝过期的牛奶, 听他讲话。 小孩还会哭、会闹,像个“大花猫”,女人为了哄他,大方了一把,带他去买乐器葫芦丝,送给他吹。不像网文嫡仙小说,一出场就仙气飘飘,行头置身,虚掷的全在天上。这个小孩就很接地气,很野和淘,就像当地土生土长出来的。

小孩给她讲骑牛吹出春天的故事  “ 我是牧童,我的任务是在每年冬天最后一声鸟鸣落下的时候,骑着我的黄牛赶到方圆五百里内最高的山上,等春天第一个夜晚,我就站在山坡上使劲吹,把那风吹暖吹湿,让它能让山山水水都醒过来。可累人了…… ”

以前,我们都认为做了神仙,来人间干什么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神仙不会吃饭,神仙不会夜里赶路,从牛背上摔了下来。更不会笨到被那些太阳能烫起疱在自己的手臂上。所以,这个牧童真的是太可爱了。

另外补充:

本篇的另一特色是以新闻追踪开始,对一群大象出走的持续报道,形成与故事并行交替的另一条线,以大象出走的意义,引申出牧童出现的缘由兼顾升华了人物和故事的底蕴。

用大象新闻来贯穿故事的写法,我第一次读到。不过走入书中听这个小女孩聊天说的话,我有时会跳脱出来,感觉更应该是年长的先哲们说的话。

多年在学校内对文学理论的修习,其实也让焦典充满了自身对于小说的看法,可以读出作者是很有天份和悟性的,在雕琢和修改下成为精品。

她的小说看似奇怪,却充满着隐喻和象征,还有莫言所说的“巫性”的色彩,读时常有氛围感、奇迹感、女性自我的觉醒和力量等等。

云南很美丽和神秘,但现实生活在那片土地会有狰狞的一面,可谓残酷:男性的暴虗  残忍  古老风俗的衰弱,关于死亡、 失去  逃离 ……这些敏感的话题怎么去说呢?你能在她的小说里得以窥见。

期待她更多的作品。

2024-4    风铃


相关文章

  • 焦典

    难忘暖心的宇豪哥哥 让人感到温暖的,可能是冬日的一抹暖阳,冻手时的一个暖手宝...

  • 【玉印派】焦 杨  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13读书笔记《生机(丰

    【姓名】焦杨 【派别】玉印派 【导师】王玉印 袁文魁 【分舵】图龙宝刀 【舵主】焦典 【导图说明】 初读 ...

  • 一跃而下

    大概两个多月以前,我工作的建外soho有一个男人从楼上跳了下去,倾盆大雨中血流了一地,救护人员不紧不慢,人们远远围...

  • 《一跃而下》

    游戏名称:一跃而下 游戏背景:战士来到一处深洞,深洞下面是不见底的黑暗,里面是充满危机的怪物,战士只有通过这个考验...

  • 一跃而下

    下雪了, 在初春的三月,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我站在飘窗前凝视着整个的世界 ,仿佛世界里只有这漫天的雪花还有一个...

  • 一跃而下

    早起,被定时的闹钟吵醒时,不过8点钟,物业已经拿着大喇叭在下面喊话了:“请没有做HS的业主,尽快下楼做HS!” 我...

  • 一跃而下

    在北欧一带生活着一种鸟,为躲避天敌它们把窝建在悬崖孤峰的顶端之上,等幼崽从蛋壳里孵出后2-3天就要作出一个选...

  • 一跃而下的女人

    我姐今早从六楼一跃而下了。 我是一名阴阳师,故事没有虚构,没有雷同,也没有文采。 如题,9月23日,这是我下午听到...

  • 一跃而下的决绝

    同事的姐姐抑郁症吞服了80粒安眠药被及时发现送医。洗胃,折腾的半死好不容易从死神手里捡回一条命。 前天晚上才得知她...

  • 我从十八楼一跃而下

    我从十八楼一跃而下 毕业之前的生活是希望夜晚有个性感漂亮的姑娘,而毕业之后的生活是希望晚上的泡面里面可以放一根香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看焦典的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oq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