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就是适应关系的产物,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
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个性,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决定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如果我们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出了问题。
关系中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家庭里有家庭关系,工作里有工作关系,就算你在地铁上,旁边都是陌生人,那也是一种关系。有的人会想,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不在关系里了吧?当然不是,独处的时候,独处的空间是由关系来界定的。比如:你一个人在家,家里有一扇门,你知道就算有陌生人走过,他也不会随意从这扇门闯进来,这是你们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是关系界定了一个人独处的空间在哪里。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有的人跟陌生人说话时可能会脸红害羞,可是在很熟悉的朋友面前他会玩的很嗨,有的人在办公室会努力工作,可是到了家里就会往沙发上一躺,想着反正家务活有人干。内向的自我,外向的自我,勤快的自我,懒惰的自我,这些都是自我。只是处于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有些人觉得自己很自卑,可是假设在某段关系中有人真诚地相信他们,赞赏他们,他们也会很自信。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假设一个妈妈正大声责备儿子:“你怎么又没做家庭作业,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暴躁易怒的妈妈,暴躁易怒好像是她个性的一部分。忽然电话铃响了,这位妈妈接起电话立刻满脸笑容:“是老师啊,您说要来家访好啊,欢迎欢迎!哪里,孩子在学校里让您费心了!”你又会觉得这是一个热情有礼的妈妈。
妈妈的表现为什么会不一样?不是他的个性变了,而是他所处的关系不同,有的人可能怀疑妈妈对老师的反应是不是伪装的,对儿子的反应会不会更接近真实的她。我们不是在亲近的人面前才更容易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吗?
可从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刚好表明在亲近和疏远这两种不同关系中,妈妈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是不同的,妈妈的两种表现都是真实的,都是他的自我。并不存在什么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差异,也许你会想这只是一时的反应,如果我们能看到他长久的表现。是能够了解他的个性的,可是所谓长久的表现是什么呢?很多时候那不过是在另一段长期关系中的表现而已。
从关系的角度出发,所谓的人格或者个性,不过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角度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也会发生重大转换。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是一个很有认同的老板交代的作业,你的工作效率会很高,如果是一个你不认同的老板交代的工作,你就会非常拖拉不想去做。这说明不是你自己,而是关系在决定,你会不会拖延。
那么从关系的角度看自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觉得自己是有一个稳定的个性,那就意味着自我很难改变。有时候妨碍改变的正是我们头脑中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
可是如果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你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那你就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你不在需要给自己贴类似“敏感”“内向”“自卑”“自信”这样的个性标签,而是会去审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
你还可以寻求一种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同样的,你也不会轻易指责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古怪的个性,而会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它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既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自我其实就是一种抽象思维的产物。我们有很多关系,每一种关系里都有一个自我,把这些自我的共性抽取抽象出来,就变成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这种思考方式会增加控制感,可是会让自我变得固定很难改变,而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面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个字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境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