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个题目,其实也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痛苦。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快乐,其实不同的心理流派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今天想谈一谈ACT流派的观点。
ACT被称为接受与承诺疗法,是行为主义的第三大浪潮。由斯蒂文·海斯创建, ACT疗法认为,我们应当承认否定性思维在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重复出现;不要试图挑战这些负面的想法,而应当把精力集中在确立我们的价值观并竭力去实现它。海斯认为,一旦人们愿意接受消极的情绪,就会更容易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并坚持向这个方向发展。
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是海斯的主要观点是:当人们竭力想控制自己的思维的时候,很难去考虑生命中真正的大事。
我们总是重复我们的命运,是由于在以下六个方面的病理性认识或者是行为,ACT称这为心理僵化。治疗的目的是增加心理弹性。
ACT的真实含义是:接纳那些你无法控制的,承诺采取那些可以丰富自己生活的行动。
六大核心病理过程分别是:
1. 认知融合 融合指的是我们与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而没有意识到想法就是一个想法,我们头脑中不停地会产生各种想法,而且这种想法因为情境的不同,可能想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想法就是想法,想法不是我们自己。有时候,我们会发生,和马云比,自己就是一个渣男,但是如果你和那些与你差一点的人比,自己可能还是有优越感的,可是这种自卑与优越都是真实的感受,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其实都是真实的你。
2. 经验性回避 说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大部分人都有这种问题,而且就是角度问题,就如同我们以前常说要扬长避短,说到底也是一种回避,但是这里的经验性回避是指,这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而且回避这些事情短期内看来好像是减轻了一些感受,可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对自己不利的,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因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好而被别人笑话,从此以后,这个人就不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短期内似乎不回答就是没有人会笑话了,可是在长期的角度下,这个人可能在人际交往,知识获取方面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古人也会说得不偿失啊。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因为发音不好,就不去学习英语。因为不喜欢老师,就不学习他教的这门课。
3. 局限性的自我认知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己都有一个认知,比如我数学好,英语差,比如我人际交往好,但是酒量差。每一个自我认知的背后可能就是一种自我设限。经常有人说你凭运气赚来的钱,也会任实力浪费完。就是说我们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格局,也就是会有什么样的人脉,成为什么样的人。
4. 缺乏价值 有时候,我们也是很忙,但是常常会觉得还是一事无成,就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可能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也就是我们成语常说的碌碌无为。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行动没有体现我们的价值。
5. 无效的行动 有的时候,我们是想要这些,可是我们往往做的事情可是背离这些事情的,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反向形成,比如一个男孩子很喜欢一个女孩子,可是生活中可能就是表现为常常会去欺侮小女孩一样啊,还有的人一边说我要减肥,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吃,还说吃好了,才有力气减肥啊。这些行动其实都离我们的价值或者是目标很远。可是生活中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少见的啊。
6. 概念化自我 正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有一个概念,我们对于自己其实是有一个预设的,符合我们的预设就是开心的,否则就是不开心的,每年高考的时候,总是会听到有人跳楼,而且还是那些平常学习特别好的孩子。所以我们对于我们自己加上的标签,我们一直活在一个自我的概念中,我是一个很利害的人,所以我就不能哭。我是要上清华的,考不好就是自己无能,所以这些概念,可能会成就我们,也会让我们受限。这让我想起佛学上的一个概念,就是寻找自我,归于无我。是的,我们想要证明自我,我们需要标签,可是如果你看淡了得失,最终就是无我,而放不下自我,就是我执了。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了一下,感觉还是又正解了一些吧。每天都走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