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杂记(3)

作者: 别山举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07:31 被阅读0次

    前一段时间,镇里没有出现新冠病例,只封公路没封村,很多人闷得无聊,出去爬山。

    冬天的山,海拔一两百米,落木萧萧,冷风凄凄,四野荒寂,实在是没有什么入眼的景致。

    即使这样,馒头似的面前山,荆棘遍地的铁岭沟,依旧不时有人声伴着鸟声振翅。

    平时少有人迹的鹰山尖,只因山高点,形态丑点,上下能打发更多的时间,那天下午两点至三点,我囫囵统计了下,人流量至少五十人次。

    山上一间简陋的小瓦屋,几块长满青苔的秃石,也引起无数人流连,纷纷拍视频图片,发一下思古之幽情。

    此时,如果山脚开个收门票的点,估计山的价值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后来,疫情越发严峻,开始封村。但农村九弯十八巷,巷巷到家门。村子出口封了,门没封,去厕所的路,去菜园的路,去山上的路没封。

    其实,也没法封。农村不比城市,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吃喝拉撒蹲家中。

    农村有家菜在园里,野菜在山中,厕所在村中公共。

    闲久了,家里管客人的鱼肉都管了自己,身子都肥了,迸出的劲却没处使,人们开始上山砍柴。

    反正也算是山中半日游,有的一边玩,一边捡干柴,像砍山后散落的茶树枝,板栗枝,松树枝,不怕没柴,只怕没劲,随手就可弄一捆,驮回来。

    有的拿拉耙扫干松毛针,再用粗枝夹住,用葛藤捆住拖回来,作土灶引火柴用。

    有的拿蛇皮袋,一把火钳,夹松果壳和板栗球,拿回来放铁灶里烧,火焰不大,但热力足,耐烧。

    有的直接腰间别一把砍廉,肩上扛冲担,钻进荆棘丛中,一气斫上一两百斤手臂粗的杂木,满头大汗挑回来。

    还有的拿上方便袋上山寻中药材,像金樱子,红枝,枸骨籽等,可以泡酒喝。

    反正不用带上明确的目标,也暂时将病毒感染的压力放一边,遇见山雀吼一声,遇见大坑跳一次,遇见藤蔓扯一下,再到山顶来个金鸡独立,黑虎掏心。手被刺扎一下,脚被石子硌一下,头被枝杈撞一下,喘些气,出点汗,有这些经历的人回来,扭扭腰肢,伸伸手臂,都说特别酸爽。

    而那些在山上淋过雨,晒过太阳的,回来说简直是酸爽的N次方。

    经常有朋友关心我,关心我一家。有好几个朋友特意在朋友圈找湖北籍的朋友,居然只找到我一个。

    感觉很幸福,也很幸运,一下子被太多的朋友作了标签特别的惦记。

    余生,这样的概率应该不会再有了。

    有朋友问我每天干啥,我说有时在楼顶看山,山是静的,看水,水是瘦的,看太阳跑步,太阳是刺人的。有时出门玩山,山是笨拙的,玩水,水是冷清的,玩滕缠杂树,盼野枝生芽。

    朋友说,那山上不是人多么。

    我说,山大呀。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沟隔着那沟漂。

    山里不知日月,村里愈发紧迫,似乎是抗疫的决胜阶段到了。这两天,说有无人机来巡航,带着定位系统,高清的,能分辨出人梳什么发型,裤带是否勒紧,以及喜怒哀乐的表情。

    反正说只要被它扫到,一律逮进市里的学习班,生活费自理,不过还好,包住,免得背棉被。

    大屏投影,现代设施,统一学习后,做试题,及格了才能回来。

    估计很多农人一辈子在土地上扒拉,没见识过如此先进的学习系统,最起码可以作无数次骄傲的谈资,应该说,还是颇有点吸引人的。

    或许中国历来有泄露考题的传统,这次的麻城市无证闲逛人员集中考试试卷也被泄露了,在各个微信群疯传。

    我也点开看了一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有问答题。顺便还蒙了一下,48分。

    我懂了,任何时候,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也是提高免疫力的利器。

    每天村干部忙得像陀螺,家家通知,不要上山砍柴,不要去菜园,不要在门外聚众聊天。

    这下,我只能坐在楼顶上,看山,山是蒙蒙的,看水,水是渺渺的,看太阳,太阳是遮遮掩掩的,看无人机,无人机是否出现,无人给我透露规律。

    反正,我虽仰着脖,却弓着腰,蹬着腿,随时作着姿势,准备逃离。

    毕竟,虽然我考试可能及格,但生话费我付不起。

    这下,山上的柴禾无人砍伐,春天应该会来得更加茂密。

    微信,bieshanjushui。公众号,别山举水。美篇签约作者。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人生处处,总有相思凋碧树》,散文集《总是纸短情长,无非他乡故乡》即将上市,有需要签名精装版的,微信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疫中杂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xs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