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工作乃至结婚的朋友,从未和父母分离过。即使有了自己的小家,和自己父母的家相隔也不过几条街。然而结了婚之后,父母常常是落落寡欢,以各种机会参与女儿的生活。
从心理学的层面看,朋友与父母从未完成过心理上的分离。父母觉得照顾子女是责任,子女觉得孝顺父母是义务。殊不知当这种紧密始终未曾给彼此留下空间时,义务使人产生内疚与依赖。此时如果能给对方一些选择的余地,反而是在培育独立与爱。
《你的误区》一书中关于《养儿育女和家庭的依赖陷阱》中讲到,只有以对待最重要的人的心情对待自己,而且不要总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你才能教导孩子拥有自信,信任自己。
孩子离巢的欲望很强烈,但是当“拥有”和“牺牲”成为家庭机器的润滑剂,原本很自然的离巢行为就变成一种危机。在心理健全的气氛中离巢,既不会发生危机,也不会造成混乱,而是高效益生活的自然结果。但如果“内疚”与“害怕失望”影响了离巢,这些情绪会持续一辈子,有时甚至使婚姻关系也变成一种亲子关系,而不是平等的两个人的关系。
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家庭不应该是永久的单位。当家中各个成员迈向情绪独立时,家庭不应该是内疚与神经质心理的媒介。
注重独立的家庭认为,成员走向独立自主是正常现象,而非向任何人的权威挑战。
注重独立的家庭认为,成员走向独立自主是正常现象,而非向任何人的权威挑战。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不会以“情感绑架”或威胁为手段,情感上操纵孩子,“迫使”孩子对自己持续依赖,又或者是我们常见的要求孩子对自己负责。
这些父母会认为,孩子想离开现有的安逸迎接新的挑战,想得到父母的支持而非阻挠,这种想法很健康,来自独立家庭的父母也不会予以否决。
德国作家黑塞在《德米安》中谈到通往独立的各种途径时写过:每个人迟早都要踏出与父亲、良师分离的那一步;每个人必定都有残酷的孤独经验……
胡适在写给儿子的信中也说,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作为父母,既可以使亲子之间正常的分离成为孩子独立的开始,也可以使它充满创伤,扼杀孩子探索新生活的愿望。而这种心理依赖,很可能还将会继续延续到下一代人身上。
有人说,母亲的作用不是让人依赖,而是让人不必依赖。
当然,不管原生家庭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都有选择第二次成长的机会。愿我们在后续的成长中,能勇敢去拥抱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