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教养长大的方式,有如下的一个语言公式:“如果……我就爱你;如果、如果、如果……我就爱你。”
结果我们会相信,爱是可以交换或买回来的。
“如果你买个房子给我,我就爱你”
“如果你买个包给我,我就爱你”
“如果你听话,我就会爱你”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从生活到坟墓》中写道:“如果我们能用无条件的爱及坚决、一贯的训练方法而非处罚,来教养我们下一代子女的话,则这些子女就永远不会害怕人生或死亡,而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拍电影,并写有关“死亡及临终”的书籍了。
有条件的爱社会的认可毫无疑问是有条件的,而从那一个“社团”或“圈子”中求取认同,则大部分取决我们的父母赞同的事情是什么。我们是否加入一个行业,视我们父母的价值系统为何而定。我们加入一个公司或者机构,也会学习一些成文不成文的规则: “如果你想在这儿待下去的话,这就是你必须做的事情”。
“成功”是每个人的目标。但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总要有个衡量标准。许多“最优秀人士”努力了一辈子,就是试图达到某些标准或渴求某种认可,尤其是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的标准或认可。他们心中永远有一个问题焦虑着:“我的表现如何?”矛盾的是越有成就的人越是会留意到自己的表现与成就。
有条件的爱难道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有所期望是错误的?并不能这么认为,但有必要区分一下解说过的期望及假定性的期望。
幼年时代最重要的事实是依赖。由于没有能力区分事情或了解父母有时候为什么会改变他们的期望,幼小的孩童会建立一个有关他们自己及周围环境的“假设性现实”。
没一件事情,从家族,到出生顺序、疾病及周围的环境都会提供他们假设的资料。一个孩童的假设也许并不正确,但对他而言,这就是事实。他最坚决的假设是“我不好,你好”
有条件的爱在感受到自己所处的困境后,小孩会指望他的父母提供他取悦他们的线索。在她眼中,父母或者父母的替代者是万能的、神奇的人物:雄伟、有力、能令他感到舒适,有时则会令他感到害怕,而最重要的是,他需要他们,不论他们怎么对待他,他仍需要他们。
不论是在最好或最坏的环境里,童年时代的需要胜过一切。在别无他处求援的情况下,一个小孩会把他的认知力强行套入需要的模式中,而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曲解或不正确的臆测则变成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有条件的爱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婴儿借着啼哭的方式,获得它所需要的东西。但也许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获得一个经由语言或行动传达出来的讯息,即爱哭的小孩不是个乖小孩。所以他又找出别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让妈妈微笑。不论他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如果它产生效用的话,他就会继续使用它。
当他的感觉器官发育成熟以后,他会调整自己的认知力,好找到一些能取悦父母或起码引起他们注意力的线索。他的眼睛会在他们脸上寻找自己所渴求的认可或所畏惧的非难表情来。并非一下子,而是逐渐地,一个小孩会把他周遭的事实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来,并决定好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保持一切都好的状态。
有条件的爱当他对人生开始有点具体化的概念时,他会做出一连串的决定来,而这些决定就成了他人生剧本的依据。
也许从为人父母者来说,用“无条件的爱”来教养子女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甚至认为,本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但从一个孩子的观点来看,事情可就不是这样了。因为就算是为了生存也得依赖一些条件:使妈妈留在身边、被抱、被照顾、被喂养。
当一个孩子开始东倒西歪地学走路时,父母那些能救命的“不要”警告对这孩子而言,是含有条件的。如果你不跑到街上、不随便拿药品玩、不喝消毒水、不玩菜刀,你就能安安稳稳地活着。一个小孩并不了解这些活动对他的生命有威胁,因为他并不知道生命有威胁是什么意思。
就算这些危险被隔离起来,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一个小孩儿仍能想办法进入最不应该进入的地方,因此,口头上及行动上他都需要强而有力的束缚。
当一个小孩尝试危险性的行动而受到束缚或惩罚时,他明白这意味着他做错事了;他不好,他的确是做错事了。但有关“他不好”的假设确实不正确的。然而这却是他的感受。
有条件的爱因此,他要做这个决定:“如果我听妈妈的话,我就一切都好。”就变成一项有条件的爱。为了要维护生命,他必须放弃掉一点自己的主张。通常,父母可能会采取下面两个办法来避免不幸产生:(1)使小孩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任何危险,这点本是应该做的,或(2)解释每一件事。
第一个办法的问题不仅出去它是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而且也出在它无法将那些有条件的“不”灌输到每一小孩的意识里,而这些“不”对他的生存而言,是有必要的。只要有一秒钟的时间,危险就可能发生。此外,当小孩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以后,这些深植在心中的“不”就变成很有用的禁令,出门在外没有它们是很不安全的。
在小孩学会讲话以后,第二个办法,即解释每一件事,的确很管用。可是在他还没有学到足够的字眼以前,解释事情可能不但没有帮助,而且还会造成混淆产生。一个小孩的许多假设是在语言前期产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不好,你好”。
即使父母没有提到或示范过,一个小孩仍会自行在心中建立一些”“不”。他会幻想、编造、误解一些事情,并因此给予自己一些禁令。
当一个兄弟姐妹因为疾病死亡后,一个小孩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肺炎、发烧,而相信是自己的嫉妒心造成他兄弟姐妹的死亡。然后,在罪恶感的煎熬下,他可能会给自己一个不要的禁令(《爱德华大夫》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如果一位深受敬爱的父亲死亡的话,一个小孩可能会决定永远不再与任何人亲近。他给自己一个不要与人亲近的禁令,试图籍此避免再度经历到自己在父亲死亡时所感受到的痛苦。
有条件的爱实际上,他想说的是:“我不再爱任何人,这样我就再也不会受到伤害。”
一个小孩并非是在一天之内培养出来的;同样的,他的决定也绝非是一天之内的产物。大多数的决定是许多暗示或经验累积的结果。
要使一个小孩心中产生某种结论,为人父母者绝不仅仅是犯一次错误而已。除非是旧事一再重演,否则一个小孩早期假设只是暂时性的,而且不会变得牢不可破。虽然只要一根草就可以压坏一只骆驼,但总得原先就有一大捆草已堆在骆驼的背上吧。
就算是在最好的情况下,并拥有最善意的父母,一个孩童早期的假设仍是含有条件的。也许在年纪稍长以后,父母的行动或言语能向这个小孩传达无条件的爱,但在语言前期被记录下来的事件并不会因此就被抹除。如果它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始终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而且就算会制造出困扰人的情绪,但只要它不会变换不定,传达相互冲突的双重讯息,它也提供了稳定性、可预言性及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