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善晋美(二)

作者: 抱璞曲谨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20:14 被阅读0次

因为食物和御寒衣物的制约,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受到很大的制约,基本无法突破一亿,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政治经济重心移到江南。

水稻成为南方人的主食,人口数量得以提升,南宋人口突破一亿。元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御寒衣物得以推广。再就是到了明代以后,薯类(就是地瓜)传入我国,人口突破两亿,直至清末的四亿人口。

即使按照南宋一亿人口计算,山西省当时有九百万也是妥妥的人口大省。在元末明初的战乱后,全国人口只有九百万,山西的人口数量就举足轻重。

回过头看,明太祖大皇帝的迁徙令是强迫性质的,甚至是欺骗性质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弊大于利。

他的强迫性是每家按照兄弟数量按照比例迁徙,欺骗性是甚至告诉人们来村子中心议事就直接把一部分人迁徙走了,我的祖先就是如此来到我居住的地方……

作为大皇帝的旨意,我们不能质疑。更何况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人间仙境,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面对于这一段历史,我心里总有一个愿望去山西走走看看,看看自己的根——魂归故里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企盼。近些年讲究宗亲联系。

有的甚至是跨国界的——韩国张姓到重庆认祖归宗。我虽然不奢求自己到了山西认祖归宗——在我们本地的来源都是糊涂账。可去走走是一个梦想。

穆斯林一生有“五大功课”,其中就有到麦加和麦地那朝圣,我也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的……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句歌词是我心里对山西的印象,虽然我知道北方中东部的中国讲环境没有比我的家乡好的——人间仙境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不论是环境还是气候都是如此,我到过北京天津河北,还去过东北,路过河南。听到我是胶东人,对方都是羡慕——夸奖我们的富庶和环境不错。

亦或是久居平原羡慕高山,我感觉山西有高山就是吸引我的地方……

相关文章

  • 晋善晋美

    并州故地 晋水斯源 扶太行而眺燕赵 背吕梁而拒三秦 尧唐之风尽出 夫子周游不入 河东自古多文士 晋北名将起干戈 祭...

  • 晋善晋美--朝发夕至

    清晨在青岛的家中吃了西红柿打卤面,晚上要去山西吃“栲栳栳”了。都说山西的面食好吃,胃口正等着“大快朵颐”呢。 ...

  • 2018-10-17

    重阳丨千里之行,驶于足下。[晋善晋美·晋城]

  • 晋善晋美--太原印象

    印象中的太原是北方的一座“灰头土脸”的重工业城市。因为有了晋祠而颠覆了我对它的认知。 晋祠是太原的“地标性”...

  • 晋善晋美--又见平遥

    这是第三次来平遥了。记得上两次来的时候,这里的空气夹杂着浓烈的煤气味道,似乎对于能源大省的气候环境有些“过敏”...

  • 黄土时光

    (一)《晋美》 ~ 不远的那个晚上 郎羊,诉说着狼羊 在晋善晋美的山上 郎羊说:我...

  • 中原以北 晋善晋美

    初日谈 晋,这个字我非常喜欢,没有特别考究,是无理由的偏爱。对人可以爱屋及乌,但对一个汉字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也算难得...

  • 晋善晋美--古城的穿越

    在中国古代的城市是个啥样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怎样?人民的生活状态怎样?历史教科书上找不到的答案,古城观后会通晓...

  • 晋善晋美--云岗石窟

    中国的“三大石窟”中,云岗石窟是我最后所到达,它有幸成为我欣赏石窟艺术的压轴。观后用一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 晋善晋美山西游:返程

    坐了14个小时的旅游大巴车,终于到家了。 想起那天游览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脚下,始建于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晋善晋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l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