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其中有一条是给学生写信,写信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够有话说,话说到心里去。而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只是一个负责上课的老师,还是个不会上好课的老师。正如晓东老师说:这些话都有道理,但是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与自己的实践有什么关系?这些更有价值的内容却没有写出来。自己准备慢慢的开始向有价值的内容靠拢。
在前天在读书会中说到,我们班有一位爱瞟白眼的小男孩——小苑,说的难听点就是脸皮厚点,上课睡觉,作业不写,任凭你老师磨破嘴皮,也是和我没有关系,仿佛被说的那个人不是他。
从本学期开学以来,小苑同学交作业的次数是有限的,估计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而且作业不是按时交,小组长来交作业时,总会说老师,小苑没写,语文数学也没写。当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每次的话是:“唉,老师,这个小孩太懒了,我回家说说他,我也管不住他啊,每次问写了没,他也不吭,也不知道作业”。我们班的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也管不住他啊”,当听到这样的话,我很想告诉家长,“孩子是您的孩子,如果当父母的也管不住,那么旁人怎么管呢?老师需要家长您的配合”,家长的心里想着,孩子送到学校已经和我没有关系,学习就是老师的责任了……,放下电话,总是忍不住吐槽。
昨天小苑的作业又一次没交,去班里找他的时候,正在被班主任罚站,别人在补作业,他在一旁拿着书,也不写,身子晃来晃去,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不烦躁是不可能的。
“小苑,你过来一下”。“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啊?” “啊”?大概小苑没有想到我会问他这个问题,“班里你经常和谁玩啊”?我又一次问到。“李星硕和李涵峰”。(李星硕同学属于只是单纯听老师的话,但是学习不主动,作业可以按时完成。李涵峰同学因为家庭遗传原因,学习上并不入门,但是他有一个优点是字写的工整。)我把这两位同学的优点给小苑说了一下,你既然和他们是好朋友,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好朋友看齐呢?看到他们两个身上的优点?小苑点了点头。
“你在家都做什么?玩游戏吗?”
“不是,我写完作业会去玩”。
“那么你的作业为什么有时候没有交过来呢?”我开始转到了作业这个话题上。
“因为我有时候不知道作业”。
“不知道作业我们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啊,可以在班级群里问啊,或者私信老师”。
“但是不是不让在群里问作业吗”?小苑反问到。
“可以私信问老师的”。
…………
通过谈话,小苑告诉我不想在学校写作业,想在家写,作业完不成是因为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暂且不去考虑他究竟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作业)。对于学校,他还是喜欢的。
延时课前布置作业的时候,小苑过来找我说自己已经写完了,当时心里闪过的念头就是孩子都是有救的,只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错误。
晚上,小苑妈妈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的作业需要补,我把周四的作业以及周末作业说了一下,和家长说,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每次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了解背后的原因。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如果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那么我们需要引起重视。四年级的孩子,如果我们每次都说“我管不住他啊”,这样的话语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他会想我的父母是不是不管我了,当老师对孩子说“你看看不行换个学校,换个环境”,老师这样的话语真正属于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知道下午的话是否说到了家长的心里。但我知道不管家长反应是什么,我们都要守住我们的初心:为了孩子的成长。
在家长眼中,孩子就是他的森林;在我们眼中,孩子是森林里的一棵树。在家长眼中,孩子是他的百分之百,在我们眼中,孩子是班级的五十分之一。
所以,家校之间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每位成年人的阅历、立场、见识、观念也不一样。这种不配合就是我们的分歧所在,从班主任的成长角度来看,这恰恰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