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6118/54c10990ff6b2c7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06118/bd42b89f16d20062.jpg)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主动在后面掩护,不抢着逃跑。进城门时,他反而策马快速地穿过欢迎队伍,还说:‘不是我有胆走在最后,是我的马跑不快’。”
孟之反是一个能够用幽默感将自己的功劳隐匿,深藏功与名的人。孔子也是这样的人“吾少也贱,多能鄙事”。所以孔子很喜欢孟之反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也常见到这样的人,都是很受欢迎的。
我们读《论语》多了,就会不自觉受到他们的影响,“勿伐善,勿施劳”。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感叹:“没有祝鮀的口才或者宋朝的美貌,在当今的世道里很难免于灾祸。”
在这个世界上,要么你有口才,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要么你有颜值,不然只以正人君子的态度面世,会很难混的。这也是孔子在面对当时卫国政治环境的感慨。这可能只是孔子一时的感慨,因为大部分的时候孔子都是非常努力上进且提倡刚毅木讷的君子之行的。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谁能出门不走门呢?可为什么做起事来都不好好走正道呢?”
我们都是到出门要走大门,可是为什么作事却不走正道呢?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就不是正道啊,可这世界上,很多时候往往就是没有门儿的,只能跳窗户或者走后门儿。尤其是生逢乱世,想走正道都没有机会,只能够采取一些手段,刀口上舔血的生活,这就是时代造成的。也就是“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正道被“堵”的时候,不得不走偏门儿。可是有正道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时代的产物没办法,但可以选择的时候,不选,就说不过去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只看重内在品质而忽略了外在文饰,很可能会显得粗野;但如果太看重外在文饰,忽略内在品质,则会显得浮夸。只有内在和外在配合得当,这才是君子。”
“质”是内在品质;“文”是外在文饰。只有内外兼修,这才是君子。所以,我们既要对内在有要求,外在也要讲究。
内在,不用多说了。外在,我觉得出了一言一行之外,还要注重外貌外表。因为当今的时代,一个人的形象非常重要,人们更愿意和一个外表看起来还不错的人交往,这就是现实。
所以,对于我来说,这一点非常要提升!无限提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要行得正走得直,生活才能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活得平安,但那只是侥幸罢了。”
如果想要安身立命,我们靠的是直,靠的是正道。而那些弄虚作假、溜须拍马的人过的也很好,其实那只是短期看上去罢了,那都是侥幸。这就是“君子安身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的道理。
短期看,作弊、走捷径,都是社会规则起的作用;而最终长期看,自然规则会给你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们也不要做目光短浅的人,去羡慕别人通过捷径走出的“辉煌”。
选择做一个正直的人,不是一件吃亏的事,所有有道德的人,都是最聪明的人;坏人都是笨的,因为选择就是错误的。他们只是看上去有心机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