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道老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和一位朋友谈起孩子,我问她为什么不生二胎,她老公是独生子的,按理来说生二胎很正常吧。
她说,她本来不想生孩子,但担心引起别人的议论,因为传统上一个人就是要有后代的。有了一个孩子,这种事可以避免了。但不想再要第二个,不想太费精力,毕竟两个人的工作都很忙,老人也是想开的,没提过让再生一个。这一个就是平时爷爷、奶奶照顾着,谁想一个接一个哄孩子而没有自己的生活?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求同。
我看世人,都在想尽力与别人一样。你买了房子,我也要有,甚至比你的还好;你有空调,我也得买;而且不出意外,所有的人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最晚三十几岁,都得找个对象,把婚结了。然后把孩子生出来,孩子都要尽力考上大学,否则被认为没出息的孩子……否则就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我想起了一位朋友说过的事情。她没结婚,并不是不婚主义,只是她不想凑合。然而,在她的小城,她成了异类。母亲花了半辈子时间,不厌其烦地劝说她找个对象结了,成了她的梦魇。这还不算,同学聚会,她担心去了会被围攻,便没参加。事后,还是有同学给她打电话,指责她为什么不结婚,是不是心太高。而这位指责她的同学,本身的婚姻并不幸福,据说两口子常常吵架,她的老公甚至骑在她的身上揍她。她的哭嚎四邻都听得见。就是这样的婚姻下,她认为自己是正常的,没结婚的是不正常的。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时下的整容。好多人为了追求好看的外表,把眼睛割成双眼皮。这还好些。更有甚者,好多人把牙齿矫正成一口美丽却无法嚼东西的废牙。
其实,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同”是基调。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我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是相同的。试想,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那其中一个肯定会觉得自己多余。跟别人完全一样,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特色。即使两个长相完全一样,肯定也有不同的地方:性格、思维、身体状况、爱好……所以,即使两个人买了完全一样的房子,感受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乐观的人会比较快乐,悲观的人却会感受不同。
先说人类,为什么长大必须要结婚?这里并不是结婚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才对吧。正像蜜蜂,有工蜂,有母蜂,还有蜂王。蚂蚁也是这样。万物都有不同的方向。
从小在农村,清楚地知道,玉米这种植物,无论土地多么肥沃,无论你上多么壮的肥料,总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就是大部分的植株结了玉米,另一种就是有一部分植株还是会不结玉米,然而不结玉米的植株会非常甜,我们称它为甜棒。每年,秋收的季节,大人和孩子们对这种甜棒并不反感,大家会睁大眼睛,在一片片的田里寻找这种甜棒,弄来像甘蔗一样吃得津津有味。那些结了玉米的植株却一点也不甜,植株吃起来没有味道。
所以,万事都有代价,人也是这样,有的人选择了结子,把自身的能量注入了后代,自身却没了味道;有的选择不要结子,整个人把自己的能量保留了下来,却也自我提高。
所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世界大了什么植物都有;社会大了什么类型的人都有。这才是自然应该有的状态。百花其放,百家争鸣。世界丰富多彩。
记得有一位娱乐大佬,开始的婚姻破裂了,觉得老婆不听自己的话,不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他不喜欢。后来他便找了一位刚长大的未经世事的姑娘为妻,他按自己的想法亲自来培养她,最后,她的思维跟他的一模一样,她总是能很好的揣测他的心思,能很好地按他的想法为他做事。按理说这样一切圆满了吧。
然而结果却是,他忽然感觉兴味索然,非常腻味了她,最终他净身出户,离开了她。
一味地追求与别人相同,只会丧失自己的独特,失去了自我而已。最终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趣味。为什么果人说现在的情况,人们普遍缺乏创造性,大概也是求同的后果吧。一味地求同,大家都成了流水线上的复制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