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恭俭温良,却在新婚之初,
即遭丈夫嫌弃。
异国他乡,丈夫抛弃,
痛失幼子,却矢志自强。
最彻底的伤害,
给了她最有力的成长。
她就是张幼仪。
说起民国,很自然会想到民国那些潇洒恣意的才子们,而民国优秀的女子也数不胜数,其中,张幼仪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
张幼仪与徐志摩
新婚被丈夫嫌弃
张幼仪是民国知名学者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她成长于一个传统家庭,曾在江苏省立第二学院读书。三年后,因为与徐志摩成婚,而终止了学业。
此时的徐家已是江南富商,张家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而徐志摩的态度则是: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后来证明,徐志摩和张幼仪结婚不过是为了满足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据说徐志摩在未结婚之前,家人给他看张幼仪的照片后,他说了一句“土包子”,语气眼神全是不屑,这可能注定了之后徐志摩对张幼仪的“嫌弃”态度。
遵从父母之命,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在张幼仪顺利怀孕生下长子后,徐志摩即出国留学。在海外留学的徐志摩,此时已经深深迷上了才女林徽因。当张幼仪的哥哥,催促徐志摩将妻子接到英国时,徐志摩不耐烦的答应了。
张幼仪(影视资料)
异国他乡“被离婚”
张幼仪远渡重洋,去往英国。对于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女子来说,何其艰难,可徐志摩对张幼仪的到来,却充满了抗拒。
张幼仪后来回忆当时徐志摩的态度:“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据说两人在国外安顿好后,不久,张幼仪怀孕了。此时的徐志摩无暇顾及张幼仪,便让他去把孩子打掉。张幼仪说:“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在张幼仪孕期,徐志摩就提出离婚,百般无奈的张幼仪毅然同意。
在生下次子彼得后,张幼仪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离婚。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小彼得,张幼仪后来回忆道:“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张幼仪(影视图片)
自立自强,重启人生
与徐志摩离婚后,张幼仪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德国。她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雇了保姆,自己学习德文,并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在此期间,二儿子夭折让她无比悲痛。
在这一段灰暗的日子里,她边工作边学习,学得一口流利的德语,在工作中的她渐渐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撑点。
张幼仪后来回忆时将自己的人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去德国前,她战战兢兢,委曲求全,怕丈夫生气。去德国后,人生最灰暗的时光都抗过去了,丈夫抛弃、爱子离世,她变得无比坚强。
张幼仪回国后,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张幼仪还出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这使她的经营能力得到了极大发挥,后来,她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和银行家。
张幼仪(影视图片)
徐志摩也发现了张幼仪的转变,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C是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她现在真的‘什么都不怕’。”(C指代张幼仪)
在人生成长转变的同时,张幼仪还收获了爱情。在香港,她与曾留学日本的中医师苏纪之相爱。在婚前,她给儿子去了一封信,征求他的意见。
儿子的回答真真情真意切:“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儿子的理解让张幼仪十分欣慰,她如愿与苏纪之成婚。
晚年的张幼仪
蜕变后的张幼仪,曾对侄孙女张邦梅说过一句耐人咂摸的话:“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一个人。”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张幼仪即是如此。
愿你坚强美好一如张幼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