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你……
如果要把内在丰盛的知识传递给其他人,你希望他们运用在什么场景?
如果能用教练的方式支持他人,你最想要从哪个方向开始?
如果要改变世界,谁是你要影响的第一个人?
回答上面的3个问题,我们决定从祖国的花朵开始霍霍。
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教练型学生自主学习小课题。
生发:
时代变了,我们离读死书的时代越来越远。
圆桌会议、项目运营、沙盘推导……
这些“潮流”的演练方式正在进入孩子们的生活。
成绩变得不再是唯一的标准,
人们越来越看重协作、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有很多有责任心的老师,
也在为让下一代拥有这些能力而努力。
艺凌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学习完《教练的艺术与科学》模块1-4的课程后,
她意识到,教练是支持孩子们拥有协作、管理等能力的有效工具。
恰逢我们又在努力发展“5050”项目,
——通过聚集50位PCC,发展50个教练项目,实现“让更多的人了解教练,让更多的教练被看见”,支持大家将自己的所学,转化为自己的所用。
我们一拍即合,于是这么一个“霍霍祖国的初中生花朵”的项目就这样产生了。**
股长
起初想到的事很简单:
让一群初中生们去年级里发个问卷,
然后收上来让他们自己统计,
交报告。
简单粗暴、但很无聊。
而我们希望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小课题,让孩子们对课业产生更多兴趣。
学习其实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随着诗词在他人眼中的美景徜徉,
发现世间一切事物所具有的规律,
发掘外国人语言中不同思维模式,
知晓我们这个民族如何生存发展,
考察我们怎么一点一点改变世界,
看到这颗星球怎么一寸寸变丰富,
明晰我们和这个宇宙之间的关系,
洞察物质与物质间的联系和变化,
明白我们该如何与其他生命共处,
……
这里面每一句对应的是哪门科目呢?
学习其实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但课业并不这么觉得。
因此,“有趣”成为了我们这个项目的价值观之一。
在我们讨论的时候,它跳了出来问:
我们怎么样可以让课业变得更有趣?
答案就这样蹦蹦跳跳来到了我们面前。
我们要做的,是支持孩子们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一次“自主学习”的活动,
并且,作为教练,我们不打算手把手的教他们要做什么。
而是为他们架起一个框架,交由他们自己填充内容。
就这样,第一次的“课程线”跃然纸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1573/04af28bea12522cb.jpg)
开花
目前我们采用团队教练+培训的方式,已经有了2次集会。
主题分别是“构建团队”和“计划分工”。
过程中我们还分享了一些工具和知识点,
例如“三脑科学”、“次感元”、“成果导向的循环”等,
从理论知识上更好的支持他们达成目标。
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是,
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
产出了一份非常完善的活动内容和行动计划
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独一无二的一份。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1573/c84275efad729d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1573/a55c651772d70b4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1573/b73701af42f5ef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1573/f9b2d6b7b258e005.jpg)
而且,我们不仅推动了他们组织自主学习的活动,
更支持到了孩子们自己的自主学习计划。
第二次集会离场时,
孩子们不仅带着接下来活动的计划分工,
更带着自己的一份学习计划。
在支持全班的同时,
也能很好的照顾到自己。
结果
作为一个计划时长1年的长期项目,
现在谈结果似乎有些为时尚早。
很欣喜的是,
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件事上迸发出行动力。
看到们他私下聚会,推进计划细化,
看到他们线上通话,讨论活动奖品,
还有用语音通话共享集会内容给未到场的伙伴。
![](https://img.haomeiwen.com/i6331573/f8ad25a323b437dd.png)
很高兴,
看着这群孩子从不太熟的一群人,
慢慢组合搭建成了一个团队,
看着他们尝试使用新的工具方法去规划,
想象这几个孩子要去引领一个班的地理活动的画面,
很期待,
在十一和他们再聚会,
听他们分享项目进行中的种种,
非常期待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从地理延伸到其他学科,
从一个班延伸到整个年级,甚至更远。
未来的路还很长,
这群人里还差一个你。
这就是我们的《5050 - 教练型学生自主学习小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