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一个同学,工作后和大多数人一样步入相亲路。她有学历,有学识,有气质,虽不算是大家闺秀,也算是小家碧玉的类型。在见了几个对象后,她不是很满意。工作第一年过去了,她还是没把自己嫁出去。
我问她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她说,外在的长相、身高、家庭等基本过关就行,比较看重的是男方的经济能力,比方说房子、车子、存款等。
她的一席话让我大大颠覆了对她的好印象,没有想到她是如此的物质和庸俗。
大约又过了一年,她和我说她要结婚了。
在微信朋友圈里,她贴出了她和男友的婚纱照。男方其貌不扬,但看的出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
我调侃的问她:为何情定终身,选择了这位。
她回:他有房有车有存款,还有稳定工作呀。
我终于按捺不住的发问了:你怎么这么物质和重表象,也许之前相亲错过的某个男孩是一个潜力股呢。
她和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的确,找一个现在什么都没有的潜力股,看着他一点一点的进步是好的。但是我不确定潜力股一定能够成长为绩优股。潜力股也分很多种,不是每一个潜力股都能成为绩优股。
都说女孩物质,这不是女孩虚荣的表现。试想,对于一个男人价值的评判拿什么来界定。我不在意他的房子有多宽敞,也不在意他的车有多豪华。我只是想确定一下,他有没有这些硬性指标,而房子、车子、存款就代表了他的价值。就比如你有一张含金量很高的证书,比你虚无缥缈的说自己多有才能更能打动人,也更有说服力。”
我突然就懂她了。
02
这让我想到了老爸的一件事。
那年他工作的城市评选“临清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共评选出临清市各行各业优秀人才60名。其中教育界只有三人获奖,他就是其中之一。他得知这个获奖消息后,很淡定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我问他,为什么你会脱颖而出。
他也和我说了一段话:
“知道有这个评选的时候,我就积极的准备材料。我把参加工作后所有的获奖证书整理了一下,挑重要的如数放入一个纸箱子,上交到市团委。大部分人都是准备了一个档案袋,而我是一个纸箱子。别人一看就知道,我的硬性指标比别人强,我的含金量比别人高,很自然我入选了。
参评的人那么多,上交的材料那么多,相互比较之间怎么分出优劣。我的证书比别人多,我的荣誉比别人丰厚,立刻就能高下立判,让别人不给我都不好意思。”
他还说到了其中一位和他一起参评的同事。
“他在单位里的表现的确出色。工作能力和敬业态度位当专业领域人中翘楚,领导和同事对他好评如潮。但是他不是很热衷于荣誉和奖励,只是一门心思的钻研业务。参评的时候,他获奖的凭据太少,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最终他没有入选。
这是个很世俗的社会。脚踏实地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的给人生的重量增添砝码。”
我默默的点头赞许。
03
这是个功利的世界,也是个世俗的社会。人们只会通过你取得的成绩来定义你的价值,工作上年度考核你拿到了奖励,努力进取你考取了名校的研究生,参加比赛获得了大奖。你有这些真材实料的硬货,就证明你有价值。反之,大家都认可你的工作能力但你到年终连个优秀都没评选上,你学习很努力很刻苦参加考试却屡次落第,你参加各种比赛没有拿到过好名次。即便你怎么吹嘘和卖弄,上升不到被社会认同的维度,一切都没有意义。
你可以说你淡泊名利,藐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过平淡安稳的生活。但你不是隐居终南山的隐士,也不是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的出家人,更何况如今庙里的僧人都开宝马7系了。
处在这个攀比和虚荣的社会群体中,你我都无法做到洒脱和无欲无求。这个社会有它的规则,在这个圈子里生存的久了必然会被环境所同化,也必将沾染上时代的铜臭味,你自我标榜的淡泊名利也许只是你不努力不作为的借口,想要在俗人的世界超然于外,太难了。
04
在大学工作很多年,在我的身边,也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例子。
同事A,他的志向就是考上博士。刚工作的时候他的学历是本科,随后奋斗几年考取了研究生,近期他又在准备博士的考试。问他为什么非要在学历上较劲,他说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啊,待遇上可以提高许多啊,评职称更有优势啊。
同事B,她是一个文艺青年,有点小才华。工作之余,她就在不停的写文章,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她的业余爱好。后来她告诉我,我是想着发表登刊的。她还说,大家如果觉得你写的不错,不停的给你点赞,不停的给你好评这没有上升到社会承认的维度。只有登了刊发表了拿到了稿费,才证明你的价值是被大众认可而不是小众认同。
同事C,一门心思的想着在仕途上攀升。单位的各种事务他总是积极的参加,领导交代的任务总是第一时间完成,再加上他善于阿谀奉承、左右逢迎,和领导的关系处得相当好。他说他就是想在仕途上发展,谋求个一官半职的,以后好有靠山,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还有很多的同事,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都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05
生活中我们都见多了这种现象:
高学历、高素质但空无一物的穷学生找不到对象,反倒是学历不高,素质不强,却有几个糟钱的小混混身旁美女如云;
学识渊博、腹有诗书但清高自傲、不曲学阿世的员工得不到重用,反倒是浑身上下没有二两重,却善于溜须拍马、左右逢迎,上层路线走的好的人平步青云;
身怀绝技的普通人因为思维愚钝、胆小怕事只能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反倒是敢闯敢干,光脚不怕穿鞋的草根青年一步步走向了更大舞台。
..............
———当学历、才华、能力没有上升到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的高度,只是拿来孤芳自赏,被大众的认同指数会大打折扣。
这个时代需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作出成绩的人,需要独自乐乐还要大众乐乐的人,需要自身能力突出还要学会与时俱进的人。
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人,也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06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下: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蒸蒸日上、创新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不断进取的时代。同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每个人都在被物质和利益熏心,被金钱和欲望裹挟前进,打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噱头不断的攀比炫耀。
希望你能明白,打上这个时代烙印的人,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也不是魏晋时代的风骨文人,更不是日本江户时代画浮世绘的“无名无利也无悔”的匠人,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攀比炫耀的时代。如果你想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脱颖而出,光有脚踏实地的态度还不够,有时,你还需要拥有自我品牌的吸金利器。
查尔斯·汉蒂说:“现代人的贫困感,不是来自于贫困本身,不是来自于饥寒交迫,而是来自于你邻居的眼光。”当别人都在与时俱进的争着拿项目、比着获荣誉而你依然原地踏步时,那些世俗的眼光会将你的后背刺的血肉模糊。
因此,在我们无法改变的普世价值观的时代,在这个俗人占绝大多数的时代,你我都一样,唯有多做出成绩,并努力充实的活着,才不枉上天许你的人生。
这也许背离了我们的初心,但却是时代交付的必然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