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https://doi.org/10.1080/20013078.2020.1746529,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阅读。
这是一本创刊就是11分的神刊,看看都收录了什么妖魔鬼怪。二话不说,先上图。
作者上来就从淋巴管生成入手,淋巴管生成是癌细胞淋巴浸润和转移的重要过程。应用转基因鼠进行研究,发现主要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在KPC胰腺肿瘤区的连续切片中的表达也增加。胰腺癌细胞系很多,作者进一步看了看不同细胞系VEGF-C的表达情况,发现MIA Paca-2细胞内源性VEGF-C的表达水平最高,作者进一步用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证明了外泌体标记物增多时VEGF-c也增多了,提示VEGF-c是通过外泌体转移出细胞外的。
那么外源性的VEGF-C增多是不是由于内源性的增多因其的呢,作者应用课低表达VEGF-C的细胞系构成性表达内源性VEGF-C,然后用外泌体抑制剂再次测定外泌体提取的VEGF-C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一致性结果。
那么淋巴内皮细胞会不会摄取EV呢,作者进一步用免疫荧光验证了一下。然后检测了不同处理组ki-67,显示内皮细胞的增殖在EV处理后更加活跃。
以上在细胞水平说明了VEGF-C可以进入EV,并且被淋巴内皮摄取发挥功能。作者既往研究已经证明,MAPK的特异性磷酸酶DUSP2在许多实体肿瘤中表达下调,导致ERK的激活时间延长和血管生成基因的异常表达,作者进行了一波测序,发现DUSP2调节的基因表达与胰腺肿瘤、血管生成和VEGF-C表达相关,在oncomine上也发现PDAC中DUSP2mRNA的表达减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4例胰腺肿瘤标本进行了DUSP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非肿瘤成分(箭头)局部DUSP2阳性,而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Ca)缺乏DUSP2表达,与DUSP2是一种ERK特异性磷酸酶的观点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RK在KPC小鼠的肿瘤区域被激活。为了验证DUSP2的缺失是否影响VEGF-C的表达,针对DUSP2的shRNA被用来在PANC-1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内源性DUSP2)中敲除DUSP2。结果显示,DUSP2基因敲除引起ERK磷酸化和VEGF-C。
这里可以看到DUSP2和ERK的负相关性,以及ERK与VEGF-C的正相关性,VEGF-C位于下游,但是上游ERK和DUSP2谁调控了谁呢?作者下一步进一步在高表达DUSP2的细胞系PANC-1中敲减DUSP2,可见ERK和VEGF-C的相应改变,以此验证了DUSP2位于上游调控位点。然后用ERK的抑制剂发现VEGF-C下调,作者进一步验证了DUSP2与VEGF-C的负相关是在器官中普遍存在的。
这个粉粉的图一开始我还以为什么高大上的方法,后来想想这不是李春红染得色吗既然作者体外证明了胰腺癌细胞CM可以促进LEC的增殖,可以被lenvatinib抑制
作者进行了一种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来研究DUSP2缺失对肿瘤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在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中,DUSP2基因敲除导致更大的肿瘤大小和更多的淋巴管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DUSP2-KD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体内作用,我们对SCID小鼠进行了对照细胞和DUSP2-KD PANC-1细胞的原位注射。接种后2个月处死动物(模拟PDAC早期),收集肿瘤和胰腺。在对照组和DUSP2-KD肿瘤中,原发肿瘤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
肿瘤连续切片显示CD31和LYVE-1染色不重叠。有趣的是,DUSP2-KD肿瘤的淋巴管(LYVE-1阳性)明显增加,而微血管(CD31阳性)的数量很少,没有显著差异。抑制DUSP2可能通过VEGF-C依赖的方式促进胰腺癌细胞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管侵袭能力。
虽然在早期未检测到胰腺癌的增加,但是,DUSP2-KD并未增加肿瘤的数量,但是可以增加淋巴管的数量,在小鼠胰腺中产生了Dusp2条件基因敲除(KO)。虽然Dusp2KO本身不足以诱导肿瘤的形成,但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usp2KO胰腺中可以检测到更多的淋巴管生成(在小叶内导管区域)。然后作者产生了Kras活性和Dusp2缺失(KDC)小鼠。在第7个月,KDC小鼠不仅发生了胰腺癌,而且显著增加了新形成的淋巴管,这一现象与在KPC小鼠中观察到的现象相似。此外,从KDC小鼠血清中分离的EV中检测到VEGF-C升高
作者下面又做了DUSP2的功能学实验
但是,这种功能是通过VEGF-C介导的吗,作者进一步验证了VEGF-C 以及受体VEGFR3和辅助受体Neuropilin 2,显示在胰腺癌中有自分泌功能。然后过表达VEGF-C可以起到和DUSP-KD相似的效果。
最后,作者使用了跨内皮细胞迁移实验来模拟渗出的真实情况。我们发现DUSP2-KD细胞也表现出增强的跨内皮迁移能力,该能力可被Lenvatinib阻断。
本文看似有一条轴线,但是这条轴线都没有显示出直接的联系,那么作者进一步研究了DUSP2是如何调控VEGF-C的表达的。作者发现在DUSP2-KD后VEGF-C mRNA增加了两倍,但是蛋白水平增加了10倍,可见,有其他方式调控VEGF-C的表达,作者进一步猜测mRNA稳定性是否有助于蛋白的表达,在是mRNA转录后修饰,用放线菌素D阻断基因转录,发现对照组和DUSP2-KD细胞VEGF-C mRNA的半衰期相当(补充图6),提示mRNA稳定性不是VEGF-C蛋白增加的一个因素,提示mRNA稳定性不是VEGF-C蛋白增加的一个因素。VEGF-C被合成为前蛋白(59kD),信号肽的去除和随后的蛋白水解产生了VEGF-C的功能形式,推测VEGFC加工的调控是导致VEGF-C显著升高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DUSP2-KD细胞条件培养液中成熟VEGF-C(30kD)明显增加。然而,也观察到在对照组中逐渐积聚,这表明VEGF-C在DUSP2-KD细胞中的处理速度更快。为了研究VEGF-C的制备过程,用放线菌酮处理AsPC1VEGF-C细胞,以确定VEGF-C前体、前体VEGF-C和成熟VEGF-C的大小。用布雷菲尔丁A(BFA,一种阻止蛋白质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的化合物)处理显著减少了细胞裂解物和条件培养液中VEGF-C的成熟形式,同时导致细胞内前VEGF-C和ProVEGF-C的积累,表明蛋白质切割可能是DUSP2调节VEGF-C分泌的关键步骤。
为了研究DUSP2如何影响VEGF-C的加工,首先检测了原蛋白转化酶的表达,这些酶已经被证明可以加工VEGFC。然而,在对照组和DUSP2-KD细胞中,Furin、PC5/6和PCSK7的表达水平相似。然后,检测了总的原蛋白转化酶活性,发现DUSP2-KD细胞的活性要高得多。用不可逆的、细胞透性的竞争性抑制剂处理DUSP2-KD细胞,成功地抑制了原蛋白转化酶的活性,并显著减少了成熟形式VEGF-C(30kD)的产生。DUSP2-KD细胞用原蛋白转换酶抑制剂预处理可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加入重组VEGFC可挽救这一作用。
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表明DUSP2主要通过调节原蛋白转化酶活性在翻译后水平调控VEGF-C的表达。但是DUSP2是否也调节了蛋白装载入外泌体中呢,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此项内容。从对照和DUSP2-KD细胞分离的EV显示,DUSP2-KD细胞的EV中VEGF-C增加,这可以被ERK抑制剂抑制。
为了进一步研究VEGF-C分泌的细胞过程,将编码VEGF-C-SNAP融合蛋白的质粒(VE-SNAP)瞬时转染细胞以观察VEGF-C颗粒的转运。免疫荧光成像显示VE-SNAP信号在细胞内的囊泡状斑点中检测到(补充图8B。此外,在从不同胰腺癌细胞分离的EV中分别检测到VE-SNAP(外源性VEGF-C)和内源性成熟VEGF-C(30kD)。我们观察到,与对照细胞相比,DUSP2-KD细胞的分泌样囊泡中可以检测到VE-SNAP信号,呈现出更加分散的模式。通过透射电镜进一步证实DUSP2-KD细胞分泌的VEGF-C与EV有关。VEGF-C与靠近质膜的双膜分泌囊泡有关。这些数据表明VEGF-C可以通过EV分泌,并受DUSP2的调节。有趣的是,作者还观察到DUPS2-KD细胞比对照细胞有更多的EVS。
红色箭头是免疫金染色的vegf-c,秒啊!! 作者会不会做一下外泌体内蛋白含量否改变的实验作者进一步追踪了分泌囊泡的运动情况,发现DUSP2-KD囊泡运动的更快了。CMV驱动的VE-SNAP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应用原蛋白转换酶抑制剂观察DUSP2对EV-VEGF-C分泌速率的影响。时程检测显示DUSP2-KD细胞EV-VEGF-C的分泌率比对照细胞高。最后,作者证明来自DUSP2-KD细胞的EV与对照PBS治疗相比促进了PANC-1肿瘤中淋巴管的生成(图6(H)。共同证明了DUSP2基因敲除能促进EV-VEGF-C的分泌。
这个图有点秀!!全文结束,只能说文章还是挺有深度的,机制部分做的很好,没有凑图的情况发生,介绍一些新的方法,值得学习、借鉴,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