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通过患有抑郁症的人的视角告诉我们,抑郁症只是一种精神疾病,就跟我们平时听说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病一样,只要能够接受正规的治疗,就可以有效缓解病情,甚至得到康复,而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抑郁症与年龄无关,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病,纪录片中因学业压力而患上抑郁症的青少年对我的触动最大。
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以及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本身就容易诱发情绪的巨大波动。如果父母再过于重视学业,对孩子缺少理解和包容,就会让孩子产生更多自我攻击,而这种自我攻击恰恰就是青少年抑郁的核心影响因素。
被忽视或被言语和躯体暴力对待的孩子,在生命早年就已经备受创伤,再过早地开始进入成人化的竞争和“内卷”中,这只会不断加重他们的自我否定和无价值感,让他们更加敏感和自卑。孩子精神压力的临界点一旦被压垮,就会精神崩溃,出现异常,而抑郁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
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包括4个方面: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应激事件。其中,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够帮助青少年走出抑郁症的最大助力。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将导致或加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而给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将能减轻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的概率。
不过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不能仅停留在道理方面。有时候孩子懂的道理并不比我们少,但这就是抑郁症,孩子无法做到,所以,一味地思想开导,有时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对抑郁症孩子的有效帮助,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做:
1、陪伴孩子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疏导),并且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喧嚣及复杂的社会环境,保持简单、松弛的环境,可减少孩子的触景联想及分别心。
2、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可实施的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行动和参与,如运动、旅游等,做简单而又容易完成的事情。只要孩子不是强烈抗拒的、厌烦的,并且是积极、正面的,那么都可以引导孩子行动起来。
3、即便是简单的行动计划,对抑郁症的孩子而言,起初都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就是抑郁症的系列反应,正是需要去克服的。因此,父母需要尽可能陪同或参与到孩子的行动计划中,不断地勉励和督促孩子,以便孩子持续地坚持。
4、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尤其是入睡、起床方面尽可能形成一种规律,避免孩子大量时间赖在床上,否则,只会让孩子变得愈加消沉。
5、尽可能地给孩子保持清淡的饮食,这有助于孩子的消化。除此之外,也要保持一种规律的用餐习惯,即便孩子没有胃口,不想吃,也要鼓励其进食。
当然,任何疾病都是治不如防,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在于尽量减少家庭因素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教养方式。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如何做到既随时在孩子身边关怀、帮助和支持他,又能给到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给他自主决定的空间,让他能够成为他自己?值得我们每位父母认真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