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总是感叹人们变得物质和虚伪,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与别人攀比。可是有没有人想过,这种物质与虚伪恰恰反应了人们生存的困境。在中国,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否认大多数重要岗位男女比例仍然存在失调的状态,即使可能一些女性成为了有名的企业家但是仍然需要接受社会认同的“相夫教子”的黑洞中,所以可以想像大多数金钱仍然掌握在男性手里。这种情况下,物质与虚伪恰恰反应了那些“没有自由选择权”的女性正试图冲破现实的牢笼从而寻找新的“机会”。就像经济学家所发现的那样,从涂口红的女性数量中可以看出看出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正处于下滑状态,更多女性偏向于使用口红及化妆品将自己打扮得更加精致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而获得选择权。那些女性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与其他女性竞争才能得到男人们的欣赏,以此可以维持一种比较稳定的关系。尤其是在发展快速的男权社会,一些女性更容易被市面上的一些商业宣传期待着以一种诱导型消费去选择所谓的奢侈品,比如名牌包包以及化妆品,而她们的钱大多数来自男性,尤其是那些大多数男人口中抨击的“拜金女”。因此,从上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实际上女性是很难在社会活动中有一个准确定位,更多的“拜金者”是参与了消费活动而不是生产,因为赚钱的是她们背后的男性群体。所以有一天当女性醒悟的时候必须要放弃那种观念:穿上香奈儿的衣服就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员的愚蠢想法,因为很多女性并不了解这个品牌,更不知道香奈儿这位富有传奇色彩以及鲜明个性的独特女性(我们称她为叛逆者,因为香奈儿的风格就是对当时名流审美的冲击)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了这个品牌,而参与的女性仅仅成为了男人们相互竞争的工具(钱从这边流到那边)。所以从这个简单的消费现象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的角度去诠释女性的拜金行为。综观历史,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时常因为压力背负很多骂名,而现实是女性应该被给予更多的权利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更多的工作中去,而不是成为男权社会男性竞争背后博弈的棋子女性自身也需要将“一劳永逸”的传统思想抛之脑后,避免成为这话总“历史”的贡献者。或许有些人并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还是希望和大家分享,我相信这是有利于男性更深一步了解“女性”成长困境的一个契机,因为女对任何人来说,比起金钱,更需要的是社会认可以及个人的自尊,如果他可以选择,怎么会被观灌上“拜金”的名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