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4-22|夫唯不争

《道德经》4-22|夫唯不争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00:05 被阅读0次

一年前在B站偶然刷到个视频,《活着就是熬着,活下去就是一切》。当时那个三年的故事还在焦灼期,没人知道后面的故事会如何,刷到这个视频给我很大支撑下去的力气,好像再咬咬牙也可以。

喜欢视频的轻松有趣,更喜欢他一针见血背后用玩世不恭支棱着的小劲头,于是记住了这个UP主半佛仙人。

后来在访谈里看他和其他UP主对谈,和视频如出一辙,反应迅速,是个身手不一定灵活但脑子非常灵光的胖子。

后来熬着熬着也就忘记了这个胖子,今天猛然想起他,特意去翻了翻他的公号,吓一跳。

这个和废物故事大海绵一样混日子的大胖子,竟然在公众号日更。我惊呆了,不是日更有多厉害,每个经营过公众号的都这么干过,厉害的是,他也算是“曾经成名”,毕竟是上过各种访谈,动不动十万加的头部UP主,完全没有日更公号的必要。

但他这么干了。在《熬》的主题里,他说他这样能有当时的UP主位置,全靠没日没夜的熬着,当时是一年前,一年过去,我们的生活貌似回归,再一次的投入到没日没夜的生活中的我们,三年的躺平之后再次启动搬砖的飞轮,没人愿意持续关注任何一个公众号,除了央视新闻这种官媒,个人自媒体保持日更且高水准,属实不多,半佛的公号十万加是日常,而且,是日更十万加。

当年惊诧于他的通透一键三连,但没有关注他,毕竟只是个小众UP主,一年后重新认识,只能说肃然起敬。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关注了他,也并不会认真看文,毕竟时间如此稀缺,没有任何一个公号值得持续关注。但兜兜转转又回来,不得不说,少则得,多则惑,而半佛则是,不自见,故明。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解】
遇到强大的外力压迫时,始终保持刚直容易被损毁,而选择弯曲才能保全自己,委屈自己后才能再次伸展;低洼的地方反而能够积攒满满的水,东西过于陈旧则会被人翻新或者更新;目标少一点,反而容易完成和收获更多;而追求太多的人往往被自己选定的多个目标所迷惑,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致最终一无所获。

因此,有道的人会坚持以“道”作为基本原则,成为天下万物万事的法式、模范。不自我炫耀的人,反而更加容易被人看到;不自以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名声显赫;不自吹自擂的人,反而更容易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的人,反而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并且更加长久。

所以,不与他人相争,天下也就没有人能与自己相争。古时候所说的“委曲求全”,也就是委屈自己反而能保全自己,一定不会是空话!它的的确确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世人应当懂得并信服这个道理,因为这也是遵从“道”的根本的行为。

简单而言,从生活经验中也完全可以看出“道”的真理和意义所在,在遇到自己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先采取委屈忍让的方式回避,保全自己的能力,静观其变,找到机会后再采取行动,或者避开锋芒,绕道而行,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引申而言,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退则是进,舍则是得,屈则是伸,含蓄则是彰显,不争则是争取……当然,在“道”的理论中,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中产生的,所以要辩证地看待“进与退”“伸与屈”“争与不争”,见机行事。

相关文章

  • 不争是自信

    不争是自信 《道德经》里经常提到“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 不争不辩,不攀不比,按自己的活法生活

    01 《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

  • 8(10~13)

    《道德经》8(10—13):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不争不是糊涂,而是一种智慧

    《道德经》中说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谓高尚的人处事,是做而不争功;正因为不与...

  • 【你最好的样子就是做自己】生活因慢而更有美感&余生,静而不争

    余生,静而不争 格姐/文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善良的...

  • 不争,则无忧(深度好文)

    《道德经》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只有与世无争,才能远离世事纷争,免去诸多烦恼。 01.不争对...

  • 向外净化圈子

    《道德经》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争,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本能;不争,则是世事洞明的生存智慧。 在...

  • 你只知他写了《边城》,却不知他是研究古代服饰的高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 1953年,北京三九寒天,...

  • 余生,静而不争……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才能无扰的道理好像很久后才懂得,不得不说...

  • 余生:静而不争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争才能无扰的道理好像很久后才懂得,不得不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4-22|夫唯不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g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