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这张巨额纸币前,先谈谈1949年前国民政府的法币及后来的金圆券!
1936年,国民政府宣布在全国实行法币政策,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统称为法币(法定货币)。不过,自打问世起,法币就一路贬值。
据当时美联社的报道,1937年,法币100元还能买两头牛,一年后就只能买一头牛了,到1941年只能买一头猪,到1943年只能买一只鸡,1946年只能买一个鸡蛋,到1947年,连一盒火柴也买不到了,到1948年,更变成了“只有天知道还能买什么”。到了这时,法币几被抛弃。
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召开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由翁文灏、王云五提出的货币改革方案。当晚即由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令",作出全国广播,并公布"金圆券发行法",主要内容为:金圆券每元法定含金0.22217厘,由中央银行发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金圆券一元折法币300万元,东北流通劵三十万元。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违者没收。
1948年后发行的100万元金圆券 国民政府发行的最大面额500万元的金圆券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发行金圆券的同时,散布在各省的银行也发行自己的金圆券,随着物价的疯涨,中央银行发行的“金圆券”的最高面额达到了500万元!
在当时来说,500万还不算奇葩,与当时新疆省银行发行的最高面额为60亿元的“金圆券”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收藏一张新疆省银行于1949年5月发行的巨额纸币!
民国新疆省银行发行的60亿元金圆券纸币正面是孙中山头像,右边有“陆拾億圆”字样,下写“折合金元券一萬元”。
纸币背面印有新疆省银行大楼维吾尔文行名,货币的发行年是1949年。
这枚面额为"陆拾亿圆"的纸币,是中国迄今为止面额最大的纸币,也是目前仅见的同一枚上标有两种面额的纸币。纸币面额虽高,其购买力却极其低下。
专家介绍,这种纸币是新疆在极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行的,发行时间最多半年,刚面世不久就已经销声匿迹。
人们不禁要问,60亿元在当时能买到什么?
史料记载,至1949年5月,在上海一石大米的价格要4亿多金圆券,按照纸币下写“折合金元券一萬元”的话,这张60亿元的巨额纸币在上海买不到100余粒米!
“60亿元”与“不足100粒米”的惊天对比,活脱脱展现了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带来的乱象。难怪那时广东的老百姓管“金圆券”叫“湿柴”,实在是当柴烧都费劲。
网友评论